節氣養生x健康妙招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益生菌成了許多人維持消化道健康的首選。它與腸道菌叢平衡有關,部分人報告與排便順暢、情緒穩定有關聯。不過,很多人卻忽略了「吃法」的重要性。益生菌並不是隨便補充就能有效,若不知道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最有效,甚至踩到錯誤禁忌,就可能白白浪費。

睡眠攸關健康。醫師張適恆表示,研究發現,每天晚上10時~凌晨2時是身體組織修復最重要的時刻,在此時段睡眠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另有研究發現,若只是將入睡時間延後一小時,心臟病的風險就會增加12%;若半夜12時後才上床睡覺,風險更高,可達25%。

除了提神,咖啡還有眾多的健康益處。醫師張家銘表示,一項哈佛大學橫跨30年的研究發現,能夠「健康老化」的女性每天平均攝取315 毫克的咖啡因,等於3杯小杯的咖啡,且每多喝一杯咖啡,健康老化的機率就提升2~5%。

一般認為,醃製品不利健康,但醫師劉博仁表示,最新研究發現,泡菜等發酵食物能調節免疫、抗發炎,還能提升營養的吸收度,例如增加食物中的維生素B群、礦物質、多酚的吸收度。在一項臨床試驗中,每天吃發酵食物 6 週的受試者,腸道菌相明顯變得多樣,發炎指標都下降。

現代人忙碌少運動、又不愛曬太陽,三餐外食成為常態,導致鈣質攝取嚴重不足。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骨質密度在30歲後就會逐年流失,若長期缺鈣,不僅容易導致骨鬆、關節疼痛,甚至會影響免疫、神經與循環功能。她強調:「別以為只有牛奶能補鈣,其實許多蔬菜的含鈣量也超乎想像!」

今年10月8日迎接二十四節氣的寒露,命理老師楊登嵙提醒,寒露這半個月生肖屬虎、兔、馬、狗者要注意健康,身體抵抗力較差,容易感染風寒及流行病,必須注意生活飲食衛生,也不要去醫院探病,以免替人受災厄。(賴俊佑)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不少人專注於工作與日常瑣事,卻忽略了最簡單卻關鍵的健康要素──水分補充,久而久之可能陷入「慢性缺水」的狀態。

2025年中秋節(10月6日、農曆八月十五),恰逢「天赦日、土地公聖誕、月老生、臨水夫人生」四大吉日同日,極為罕見。風水命理師高宏寓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指出,這天祭拜福德正神祈求事業順遂、財庫充盈,特別適合經商、自營創業或轉職的人士把握祈福良機。(陳韋帆)

中秋連假到了,命理專家楊登嵙表示,2025年10月6日「天赦日」剛好又是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太罕見!錯過這次就得再等62年。中秋月圓的「天赦日」磁場特別強旺,「補財庫」效用也特佳。(記者:簡浩正)

明日就是24節氣的「秋分」。中醫師表示,涼飆起夕,閑境入幽情。秋分之後北半球白天逐漸縮短,黑夜逐漸加長,氣溫也會隨之下降。秋分正值秋季的中點,既有秋高氣爽的舒適,也開始出現「燥」的特質,使人出現咳嗽、皮膚乾癢等症狀,建議可透過中醫介入包括藥膳茶飲、穴位按摩等方式緩解。(記者:簡浩正)

今年9月23日(農曆八月初二)迎接二十四節氣的秋分,命理老師楊登嵙提醒秋分這半個月生肖屬兔、猴、狗、豬者要注意健康,小病痛、小感冒會特別明顯,過度勞累易引起神經緊張、失眠多夢問題,需要多些時間放鬆休息,另外老師列出秋分養生與禁忌,供民眾參考。(賴俊佑)

麻油是台灣常見的家常菜食材,特別是在秋冬季節,常被用於麻油雞、麻油麵線等暖身補氣的料理。營養師劉怡里就指出,麻油是香味十足又養生的食用油,不僅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更有助於維持血脂健康、調節膽固醇、加強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