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蛋白=健康?研究揭「驚人答案」:這樣吃能長壽、更養生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李思賢表示,研究發現,高蛋白飲食會使生物加速老化。(示意圖/Pixabay)

▲醫師李思賢表示,研究發現,高蛋白飲食會使生物加速老化。(示意圖/Pixabay)

現代人追求抗老化。醫師李思賢表示,長基因轉錄退化(GLTD)是老化研究中的新焦點,隨著年齡增加,越長的基因越易出現表現下降,而高蛋白飲食會使生物加速老化。降低蛋白質攝取(例如攝取量減半)則能延長壽命、改善健康狀況。「這意味著,攝取過多蛋白可能帶來分子層級的壓力。」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將部分動物蛋白以植物蛋白替代,有助降低總死亡率。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其臉書表示,長基因轉錄退化(GLTD, Gene length-Dependent Transcriptional Downregulation)是老化研究中的一個新焦點。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加,越長的基因越容易出現表現下降,尤其在人類、大鼠、小鼠甚至果蠅等生物體內都觀察到類似現象。

長基因轉錄退化(GLTD)   被視為細胞老化的潛在標誌

上述情況被認為與DNA損傷有關,尤其是在轉錄過程中,RNA聚合酶容易在較長的基因上停住,形成所謂的轉錄壓力。簡單來說,長基因就像是一段長路,路途中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更高,年齡越大,道路狀況越差,事故也越難修復。這使得GLTD被視為細胞老化的潛在標誌。

他表示,一個令人關注的因子,就是高蛋白飲食。近期小鼠研究顯示,高蛋白、低碳水的飲食會加劇GLTD,使長基因表現更明顯地下滑,並伴隨壽命縮短和各種老化指標惡化。不僅在早衰症模型中發現這現象,在健康動物和人類的資料再分析中也能看到相同趨勢。相對地,降低蛋白質攝取(例如攝取量減半)則能延長壽命、改善健康狀況。「這意味著,攝取過多蛋白可能帶來分子層級的壓力,特別是對基因轉錄系統來說。」

蛋白質攝取過多 影響整體代謝與基因穩定度 

「特別是當蛋白攝取過高時,細胞更傾向資源投入生長而非維護,加速基因穩定性下降。」李思賢表示,這對長基因尤其危險,因為它們轉錄時間長,越容易在過程中出現錯誤與阻塞。從這個角度來看,GLTD不只是單一分子事件,而是整體代謝與基因穩定性失衡的結果。

李思賢並表示,相較於動物性蛋白,植物性蛋白可能對GLTD的影響較小。植物蛋白中的胺基酸組成與動物蛋白不同,刺激mTOR的能力也比較低。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將部分動物蛋白以植物蛋白替代,有助降低總死亡率。

用植物性蛋白取代動物蛋白 可降低總死亡率

一項針對同卵雙胞胎的飲食實驗發現,改採純素飲食8週後,體重、血脂等心血管指標明顯改善。植物蛋白可能不會像動物蛋白那樣,推動促老化的代謝訊號與基因壓力。

「但這並不代表人應害取蛋白質。」他表示,足夠的蛋白質攝取,有助於維持肌肉量、免疫功能與修復力,尤其在中高齡族群。只是人所需的蛋白質,往往遠少於想像,尤其是在不運動的情況下,過量攝取反而可能帶來代謝負擔。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