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陳盈如醫師(中)說明個案當時救治情況。(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的緊急病人,若能即時接上「葉克膜」,可增加存活機率。54多歲周先生去年10月某天早上因為心房顫動(心室纖維顫動,VF)造成心肺功能停止,當家人面前倒地不起,經緊急撥打119後,救護人員僅4分鐘就抵達,評估符合啟動要件,通報啟動葉克膜(ECMO)小組,整個過程僅10多分鐘就送到台北榮總,葉克膜團隊已在急診待命,這才發現原來周先生已有三條血管嚴重阻塞,甚至有一條血管阻塞幾乎100%。所幸葉克膜放置得宜,加上隨即接受心導管手術,周先生12天後康復出院。
台北榮總今(6)日舉行記者會,公布自去(113)年2月與台北市消防局試辦的「院前啟動葉克膜小組急救計畫」成果,亦為北市第一家合作醫院。會在病人到醫院之前,請葉克膜小組先做準備,縮短病人放置葉克膜的時間,平均可以縮短10到20分鐘,而這看似短短的時間,已經讓存活率大幅增至62%。
北市消防局醫療顧問委員會副主委暨北榮急診部醫師陳盈如說明,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的病患,若有沒有緊密的生命之鏈,其存活率是很差的,北市府近年已建立優良的到院前緊急治療救護系統,將過往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的病人提存活率由不到1%提升到10 %左右,而若是此病人為目擊倒地、有旁觀者進行CPR且初始心律為可電擊心律,這在國際復甦學院稱之為烏特斯坦格式(Ustein Style)。
她說,為了提升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病人(OHCA)的預後,去年2月急診部與心臟血管外科,攜手北市府消防局,建立上述計畫。院前的救護人員,只要評估符合啟動葉克膜小組的要件,會在病人到醫院之前,請葉克膜小組先做準備,縮短病人放置葉克膜的時間。該計畫並從去年5月擴大至士林北投區所有分隊,至目前為止,北市消防局已成功啟動13次,其中8次經評估後進行葉克膜放置成效良好,成功搶救生命。
陳盈如指出,據統計過往北市的烏特斯坦存活率大約落在30%左右,統計113年1至10月存活率約為47.8%,而在院前啟動葉克膜小組的計畫中,經心臟血管外科評估後,有放置葉克膜的病患,可以將存活率拉到62%,相較於整個台北市的烏特斯坦存活率增加了10%。北榮現備有一台葉克膜在急診室待命,隨時可用。
▲北榮現備有一台葉克膜在急診室待命。周先生(下圖右)再次致謝北榮醫護團隊與消防隊人員。(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周先生今日也現身說法,他說自己當日只記得自己清晨起床就沒有印象了,再醒來就已是北榮裡面,醫護團隊詢問他的意識等。後續才知自己昏倒,從心跳停止、院前急救與轉送,到葉克膜成功放置的時間,只經歷了44分鐘,後續在穩定狀況之下接受心導管手術,所幸沒有留下嚴重後遺症。
剛從公務體系退休的周先生感念的說,他現在就是修養生息,定期一個月回診一次,並注重飲食、也會散步增強體力。「我這條命是消防隊、醫護人員窮盡所有醫療救回來的」直言健康真的很重要,如果未來有什麼可以協助的地方他願意協助。北榮醫護團隊更為周先生切蛋糕,象徵重生。
▲北榮醫護團隊今日為周先生切蛋糕,象徵重生。(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陳盈如強調,針對突發、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的急重症病人,如果能在被目擊倒下的60分鐘內順利放置葉克膜穩定狀況的話,預後會最好,而「院前啟動葉克膜小組急救計畫」的目標就是要縮短這一段時間。以台北市來說,民眾撥打119之後,救護車平均可以在5分鐘到達,中間車程約10到15分鐘,然後再5分鐘後可以抵達醫院,因此,如果葉克膜小組可以在病人到醫院之前就先準備好,相較於過去病人到醫院後才啟動小組,至少可以節省下10到20分鐘的救命時間。
北榮「院前啟動葉克膜小組急救計畫」,只要符合以下條件,經到場救護人員評估後,即可於院外先行啟動院內葉克膜團隊於急診待命:
1. 年齡<70歲。
2. 目擊倒地
3. 有旁觀者立即進行CPR。
4. 初始心律為可電擊心律
5. 無明顯外傷、臥床、癌症末期及其他不可逆之末期疾病。
6. 預估現場至醫院小於8分鐘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