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慢跑!「1運動」穩血糖、降血壓 醫:10分鐘就有效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快走有助於穩血壓、平衡血糖、降發炎,甚至還有護心的潛力。(圖/PIXABAY)

▲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快走有助於穩血壓、平衡血糖、降發炎,甚至還有護心的潛力。(圖/PIXABAY)

快走是最方便的運動方式之一。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快步走有助於大幅降低罹患心律不整的風險,有些人甚至可減少超過四成。護心效果在女性、非肥胖者、60歲以下族群,以及有高血壓或慢性病者身上更為明顯,顯示越需要保護心臟的人,越適合以快走作為日常運動。

張家銘在臉書粉專指出,若出現心律不整或心悸,除了與心臟老化、壓力大有關,慢性發炎也是潛在原因之一。長期久坐不動、壓力過大或睡眠品質差,都可能引發慢性發炎,如同潛藏體內的悶燒火。「快走」則是最天然且經濟實惠的滅火器,有助於身體降溫並穩定健康狀態。

張家銘提到,一項刊登於2025年《Heart》期刊的研究分析了超過42萬名民眾的健康數據。無論是自覺「走得快」,或是透過穿戴裝置實際測得「快步走」的速度,研究都發現,快走習慣有助於降低罹患心律不整的風險,部分個案風險甚至減少超過四成。

張家銘強調,護心效果在女性、非肥胖者、60歲以下族群,及已有高血壓或慢性病者身上更明顯。換句話說,越需要心臟保護的人,越適合快走。此外,研究也發現,快走者的代謝指標明顯較佳,包括體重指數(BMI)、總膽固醇、糖化血色素及收縮壓均較穩定,且發炎指標「C反應蛋白(CRP)」也較低。

張家銘表示,當走路快一點時,身體正幫忙降溫、穩血壓、平衡血糖、降發炎,心臟也跟著穩定下來。而「心律不整」不只是心臟的問題,可能是全身協調失衡,建議民眾,每天快走10分鐘即可,例如吃完晚餐後,到附近公園快走一圈,不是輕鬆散步,而是略感喘氣的快走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