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齡大腦!每天6分鐘「這樣動」救腦、穩情緒 醫:比重訓更有效
  • A-
  • A
  • A+

實習編輯藍子瑄/台北報導

每天6分鐘的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能讓BDNF濃度短時間內上升兩到三倍。有氧運動比重量訓練效果更佳。(示意圖/Pixabay)

▲每天6分鐘的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能讓BDNF濃度短時間內上升兩到三倍。有氧運動比重量訓練效果更佳。(示意圖/Pixabay)

你知道嗎?人的大腦其實可以「逆齡成長」!關鍵就在一種名為「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蛋白質。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思賢在臉書粉專《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分享,這種被稱為「大腦肥料」的物質,不只能保護神經、增強記憶力,還能幫助抗壓、穩定情緒,甚至可能與抗老、抗憂鬱、減重有關。

BDNF廣泛分布於大腦、脊髓與肌肉組織,尤其在主管記憶的「海馬迴」密度最高。醫學研究已證實,大腦神經細胞能夠新生,而BDNF正是促進神經元連結、再生、修復的關鍵。當BDNF濃度偏低時,罹患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雙極性疾患等神經疾病風險也會上升。

每天6分鐘就夠!運動、斷食、睡飽都能提升BDNF

好消息是,這項關鍵蛋白質的分泌,其實可以靠後天努力來提升。其中效果最強的方式之一,就是「運動」!李思賢醫師指出,研究發現,即使是每天6分鐘的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也能讓BDNF濃度短時間內上升兩到三倍。有氧運動比重量訓練效果更佳,強度越高越明顯。

此外,間歇性斷食(如16:8法)、優質睡眠與抗發炎飲食也都是刺激BDNF的利器。像是深海魚中的DHA、薑黃素、維生素D與綠茶、藍莓等多酚類食物,都是被科學證實有助提升BDNF的營養來源。

睡不好、壓力大 你正在扼殺「腦部再生力」!

不只生理活動,心理狀態同樣會影響BDNF。李思賢醫師提醒,每天10分鐘冥想、做瑜珈、正向社交互動,都有助於大腦健康。反之,壓力大、睡眠差、久坐不動、高糖飲食,則是導致BDNF濃度下降的「大腦殺手」。

尤其現代人長期熬夜追劇、外食高糖,可能無形中削弱大腦神經再生的能力。他也建議,白天適度曬太陽,不但能幫助合成維生素D,還能同步調整生理時鐘、優化睡眠品質。

改變習慣就是最好的「預防醫學」

BDNF被醫界譽為「神經可塑性與認知健康」的風向球,它不僅關係到記憶力與學習力,也可能預測大腦老化速度。李思賢醫師提醒,與其等老了再補救,不如現在就從運動、飲食、睡眠與壓力管理著手,主動培養保護大腦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有效的預防醫學。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