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林奇樺報導
日本沖繩縣那霸市近期傳出「蘋果病」(傳染性紅斑)病例增加,市保健所已對外發布警報,提醒民眾加強手部清潔與其他防疫措施。

沖繩「蘋果病」警報
根據日媒沖繩電視台報導,「蘋果病」是一種常見於幼兒及兒童的感染症,患者通常在出現輕微發燒或類似感冒症狀後,雙頰會出現鮮紅色的發疹,外觀就像臉被打了一巴掌,因此得名。那霸市保健所表示,本月8日開始的一週內,由市內6家定點小兒科醫療機關回報的病例達12例,超過基準值,因此決定發布警報。
孕婦感染蘋果病恐有流產風險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孕婦若感染「蘋果病」,恐增加流產風險。保健所呼籲,出現感冒症狀者務必佩戴口罩,並應勤洗手,減少傳染與感染的機會。
蘋果病的傳染途徑與症狀有哪些?
過去我國疾管署曾指出,蘋果病就是傳染性紅斑症(erythema infectiosum),是由微小病毒B19所引起,傳染途徑是由飛沫傳染,較常見於小孩子,通常會先出現上呼吸道症狀如發燒、流鼻水類感冒症狀,在這些症狀出現後,臉部兩側面頰變的紅通通,才會被稱之「蘋果病」,此外軀幹及四肢也可能出現對稱性、會癢的紅疹。
如何預防蘋果病?
至於該如何預防?疾管署指出,良好的衛生習慣如:手部衛生、呼吸道禮節及戴口罩等,均可預防其傳染性。對於孕婦和兒童,目前沒有特異的防護措施,不過流行期間應該避免到流行地區,以減少感染。仍建議透過手部衛生、呼吸道禮節及戴口罩等措施防護。
更多資訊請點此:日本國立健康危機管理研究機構、我國疾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