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男3期直腸癌「復發轉移肝、肺」 積極治療趕走死神
  • A-
  • A
  • A+

文/照護線上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柯道維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柯道維醫師:大家好我是中國醫藥大學,大腸直腸外科柯道維醫師。

劉育志醫師:早期的大腸直腸癌會有症狀嗎?

柯道維醫師:大腸直腸癌有個最可怕的情況,就是很早期的大腸癌根本沒有任何症狀,很多病人他經過篩檢,透過一些檢查、篩檢,發現了大腸癌,每個人的第一個反應就說,我沒有任何症狀,為什麼我會有大腸癌?在這邊也要提醒各位觀眾,很早期的大腸癌最可怕的是,它沒有任何症狀。

劉育志醫師:在台灣被診斷出來的大腸直腸癌,大概都是早期或晚期?

柯道維醫師:大腸直腸癌粗分來講的話,可以分為四期,一到四期,有症狀才來就醫的,大部分是第三期或第四期。

劉育志醫師:不同期別的大腸直腸癌治療選項有哪些?

柯道維醫師:一、二、三期基本上都是以外科治療為主,就是手術把它切除,如果是一、二期切除之後,基本上病人只要持續追蹤就好了,很少部分的第二期是屬於比較高風險,醫師會建議他要做後續保護性的化療,第三期的治療除了手術之外,因為它有淋巴轉移,所以很固定的在第三期的病人,手術之後會建議接受為期六個月的,所謂保護性的化學治療,第四期的治療就比較多元化,因為大家知道第四期其實它是從腸道擴散到淋巴,甚至到更遠的地方。

柯道維醫師:到底要先手術?先做全身性的治療?就是要看每個病人他腫瘤的情況,醫師也會評估病人的身體狀況、營養狀況,講到現在的精準醫療,醫師更是會針對,腫瘤本身不同的型態,它的基因型態,給病人做不同的建議,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

劉育志醫師:標靶治療對於晚期大腸直腸癌有什麼樣的幫助?

柯道維醫師:大腸直腸癌標靶藥物的使用會搭配化療,可以更擴大療效,讓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

劉育志醫師:為什麼我們在做標靶治療前,需要先做基因檢測?

柯道維醫師:不同的標靶藥物有配合不同的基因型態,譬如說大腸直腸癌,最常做的檢測就是RAS基因,我們對基因了解越多,我們可以去跟藥物做對比、搭配,選擇對病人身上的腫瘤最適合的藥物。

劉育志醫師:RAS基因的突變跟標靶藥物的選擇,會有什麼樣的差異?

柯道維醫師:如果RAS基因是所謂野生型病人身上,而且他的腫瘤又是在左側大腸,在很多的臨床文獻上面其實會告訴你,這樣子去使用所謂EGFR的抗體,這一類的標靶藥物在病人身上,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療效,右側大腸如果也是RAS野生型的話,其實有一部分病人,它的效果也是不錯的。

劉育志醫師:如果發現大腸直腸癌的時候已經轉移了,我們應該要怎麼處理?

柯道維醫師:如果已經有轉移的大腸直腸癌,我們會先去評估,評估這個轉移的病灶,譬如說它轉移到肝臟或者轉移到肺部,轉移的地方是不是可以去做切除,如果是可以去做切除的話,我們會建議把原發的大腸直腸癌腫瘤切除之後,同時或者分次把轉移的腫瘤也切除,如果一開始沒辦法做切除的,我們也會建議去做基因檢測,基因檢測完之後,選擇正確的標靶跟化療藥物,讓腫瘤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療,可以縮小,之後再來接受手術治療,這樣病人可以得到最好的預後和治療效果。

柯道維醫師:一個40歲的年輕人,我想也是正當他事業的高峰期,可是因為血便被發現他有直腸癌,是第三期的直腸癌,第三期的直腸癌,我們跟他討論治療計劃之後,就建議他先接受輔助性的放療跟化療,讓腫瘤縮小、把腫瘤做切除,之後也很順利地再做保護性的化療,可是過了一、兩年之後,發現他又轉移,他有肝轉移,同時還有肺轉移,不過比較幸運的是,他的肝轉移和肺轉移的病灶,其實都是單一病灶,而且是可切除的,所以他也聽從了我們的建議,就是分階段地去接受肝臟轉移腫瘤的切除,甚至肺臟轉移腫瘤的切除,他也很乖的都會回診,之後再接受全身性的標靶和化療的治療,其實這個病人到現在已經接近10年了,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幾乎可以說是沒有疾病的,是沒有所謂腫瘤存在的。

柯道維醫師:像這樣的案例其實在臨床上,只要病人願意跟醫師配合,搭配使用有效的藥物,然後搭配手術治療,都可讓疾病獲得很好的控制,大腸直腸癌其實不可怕,它是一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預後很好的癌症,即便你是轉移性的大腸直腸癌,是第四期的大腸直腸癌,你也不要放棄,應該要很積極地、努力地跟醫師配合,我們透過現在高科技地精準醫療、基因檢測,讓醫師幫你選擇有效的治療藥物,再搭配外科醫師的手術,即便你是轉移性的大腸直腸癌,都可以讓你的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

▼【晚期大腸直腸癌,積極治療搶生機】(影片來自YouTube-照護線上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標題:晚期大腸直腸癌,積極治療搶生機

*「照護線上」連結至 https://www.careonline.com.tw

*「文章原始標題」連結至 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22/04/colorectal-cancer.htm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