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被明星騷擾」美容師思覺失調丟工作又失婚 靠「1治療」重返職場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北市聯醫陳柏妤醫師說明思覺失調個案。(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北市聯醫陳柏妤醫師說明思覺失調個案。(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翻轉思覺失調症。今年50歲的阿如(化名)曾從事美容業,個性內向的她努力工作、愛美,但在20年前出現妄想及幻覺,更以為明星跟蹤騷擾自己,經常與家人爭吵,甚至出現自傷行為,就醫確診為思覺失調症。然而阿如抱怨服藥造成精細動作不靈活,且自認康復痊癒、行停藥後導致病況加重,更導致離婚,最後在醫護團隊介入下,予以長效針劑治療與全方位照護,持續穩控疾病,目前更返回最愛的美容美甲工作,展現自信,實現自我價值。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院長黃名琪表示,思覺失調症好發於20-30歲,是一種大腦功能失調的疾病,就像內分泌失調一樣,病友因大腦多巴胺分泌異常,造成思考與感知功能失衡,常見症狀包括妄想、幻覺幻聽、整理思緒困難、辨識動作或解讀面部表情困難等。患者一旦發病若未及早介入或中斷治療,大腦失衡狀況反覆發生,可能跟中風一樣多次復發,導致腦部損傷,進而影響認知、生活、社會及職業功能的缺損。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醫師陳柏妤說明,思覺失調一旦發病,若未及早介入,或像阿如一樣中斷治療,大腦失衡狀況反覆發生,復發率可高達9成,且會導致腦部損傷,進而影響認知、生活、社會及職業功能的缺損;但若經正確治療,復發率可大幅下降至2成。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發病初期就盡早使用長效針劑,不僅有助病情控制,更可減少腦部受損。

政府近年編列健保精神疾病長效針劑專款預算。不過2023年統計國內長效針劑覆蓋率仍僅20%。(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政府近年編列健保精神疾病長效針劑專款預算。不過2023年統計國內長效針劑覆蓋率仍僅20%。(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政府近年編列健保精神疾病長效針劑專款預算。不過2023年統計國內長效針劑覆蓋率仍僅20%。(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而在治療上,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教學研究部主任陳文瑩指出,思覺失調症病友的健康狀態較脆弱,死亡率較高,若能及早且持續使用長效針劑,有助減少死亡風險。且據健保資料庫統計結果顯示,比起口服藥物,接受長效針劑治療有4大好處,包含住院風險降低6成、半年內精神科急性病房再住院風險降低6成,急診風險降低4成、治療後2年死亡風險減少4成;因此政府近3年每年編列新台幣27億元獨立預算,鼓勵使用長效針劑治療。

不過,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理事長歐陽文貞指出,長效針劑依藥效持續時間,目前有2週至6個月不同施打頻率的選擇。政府編列健保精神疾病長效針劑專款預算上路後,促使台灣長效針劑使用率增1.7倍,但2023年統計國內長效針劑覆蓋率仍僅20%,遠低於歐美國家的3到4成。

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攜手北市聯醫松德院區,傳遞思覺失調症及早且穩定持續用藥的重要性。(圖/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提供)

▲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攜手北市聯醫松德院區,傳遞思覺失調症及早且穩定持續用藥的重要性。(圖/台灣社會與社區精神醫學會提供)

2022年修訂的《精神衛生法》今年底即將上路。黃名琪指出,慢性精神病的照顧希望是以醫院為基礎,讓個案可以回歸社區,松德院區打造串連衛政、警政、社政、民政與基層診所和各級學校等系統,希望透過照護延續、康復持續的方式,協助個案回歸社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