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蘇柏璇醫師表示,民眾接受現代醫學治療的同時,亦可輔以專業中醫師調理,養出好免疫力。(圖/北醫附醫提供)
近日流感疫情持續,加上藝人大S徐熙媛赴日旅遊因染流感併發肺炎猝逝,引發國內民眾關注。中醫師臨床觀察發現,近日到門診希望增強免疫力的民眾增加約10%。然而影響免疫力的因素眾多,包括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壓力疲勞、慢性疾病或長期服用特定藥物等。建議民眾接受現代醫學治療的同時,亦可輔以專業中醫師調理,透過5招養生法來養出免疫力。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週二於疫情記者會上說明,本(2025)年第4週(1/19-1/25)及第5週(1/26-2/1,春節期間)類流感門急診就診分別約16萬2千餘人次及9萬1千餘人次,其中第4週就診人次為近十個流感季最高。
副署長曾淑慧預估,連假結束後就診人次將回升1-2週,是否超過第4週之16萬2千餘人次待評估,呼籲近期低溫持續,請民眾加強保暖並儘速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以守護自身及親友健康。
北醫大附醫傳統醫學科醫師蘇柏璇指出,
蘇柏璇表示,中醫理論提及的「正氣」即為現代醫學的抵抗力、
她進一步解釋,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包括生活作息不規律、
而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增強免疫力需從調整人體的氣血、陰陽、
1、調養脾胃: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
2、養肺固表:類流感的流行季節常伴隨寒冷氣候,
3、補腎陰腎陽:腎為先天之本,對免疫系統也有重要影響;
4、保持情緒愉快:中醫認為情緒的波動會影響內臟功能,
5、善用中醫三伏貼:除中藥外,三伏貼是内病外治的保養方法,
蘇柏璇強調,隨著生活方式改變,國際間交流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