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萬步錯了!新研究曝「這樣走路」才健康:否則傷膝蓋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一般認為「日行萬步」有益健康,但最新研究顛覆了此想法。(示意圖/pixabay)

▲一般認為「日行萬步」有益健康,但最新研究顛覆了此想法。(示意圖/pixabay)

一般認為「日行萬步」有益健康,但最新研究顛覆了此想法。醫師黃軒表示,研究人員分析近9萬人的數據發現,每日總步數量和有症狀膝關節骨關節炎發病率無直接相關性,關鍵在「步行強度」。平常慢慢走,步數越多,越容易導致膝蓋關節反覆受損。「快走或慢跑的步伐(步伐頻率≥60步/分鐘),才能顯著降低患膝蓋關節炎的風險。」若每天超過8000步,膝蓋關節炎風險下降26%。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粉專表示,全球有5億人受到骨關節炎困擾,其中,膝關節病變佔了65%。雖然適量運動有助於心肺健康,但不當的步行方式可能會加速膝蓋軟骨的磨損。

他表示,一項刊登於今年1月30日《風濕病年鑑》的研究,顛覆了傳統只要「日行萬步」就可養生的觀念,強調「有效的運動步行」需具備下列元素:

1. 明確運動意識(慢跑或快走)

2. 每分鐘60步以上節奏

3. 單次持續10分鐘以上

4. 配合間歇性速度變化

他表示,這個研究指出,「不是走得多、走得久,人就會健康,而是要走得對」!日常隨意行走(步頻<60步/分鐘)反而可能增加膝關節炎風險,而運動步伐(≥60步/分鐘,如快走或慢跑)才能有效保護身體健康,也能保護膝蓋。

此外,研究發現,這些運動的步伐數與罹患膝蓋關節炎的風險如下:

◆ 4000-5999步:膝蓋關節炎風險下降16%

◆6000-7999步組:膝蓋關節炎風險下降19%

◆≥8000步組:膝蓋關節炎風險下降26%

所以,最有效益的運動步伐閾值是:8000步/日,可達最大保護效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