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許多孕媽咪對催生存在誤解,其實催生並不會增加風險,反而能在專業醫師評估下,選擇更合適的分娩時機,提升自然產成功率。台中陳小姐孕期38週因恥骨劇痛、行走困難,咬牙苦撐直到38週又2天產檢時才終於向醫師求助。烏日林新醫院產房主任暨婦產科李偉慈醫師評估後,當晚立即催生,以免延遲生產增加風險。然而陳小姐在待產時,卻因體溫過低、雙腿發紫,無法施打減痛分娩,甚至一度恐發生血栓導致癱瘓!所幸醫師經驗豐富,催生僅在5小時內,陳小姐在成功自然產下3155克健康男寶寶。
▲催生僅在5小時內,陳小姐在成功自然產下3155克健康男寶寶。(圖/烏日林新醫院提供)
李偉慈醫師表示,當天晚上至產房替產婦內診檢查並塞入陰道催生藥劑,此時陳小姐子宮頸大約已經開約3公分,沒想到由於她體溫過冷整個下肢發紫,擔心有血栓問題且可能造成下身癱瘓,無法施打減痛分娩。所幸產房醫療團隊迅速應對,李醫師運用獨門技術加速產程,護理師同步協助施壓腹部,合作無間在5個小時內平安順利自然產,且陳小姐會陰撕裂傷不大恢復狀況良好。
根據2018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和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的會訊指出「懷孕39週~39週又4天,相較於等待自然產兆或40週後才催生,不僅寶寶併發症與死亡率較低,剖腹產風險也顯著降低。」李偉慈醫師分析催生與自然產的疼痛程度相同,待產時間不一定會等很久,產後大出血也與催生並無直接關聯。催生的目的是促進順產,並不會增加剖腹產的機率。催生評估條件包括子宮頸狀態、胎頭位置、骨盆形狀、孕婦身形和年齡、寶寶大小等,結論是懷孕39~40週催生成功率最高,且寶寶呼吸狀況最佳!
其實只要有醫師專業評估且滿37週足月以後,就可以挑選適合的催生時間,針對成功率和注意事項也要和產檢醫師多加討論,李偉慈醫師呼籲:「比起讓寶寶自己挑時間,實際抱在手上的寶寶才是真的!」
李偉慈醫師也說,不論是催生或有自然產兆,都可以考慮盡早施打減痛分娩,但少數孕婦還是會遇到不能打減痛分娩,如:脊椎、血栓問題、凝血功能異常等或減痛分娩效果不佳,這時如何縮短產程、或是無法忍受的孕婦會考慮直接剖腹產的問題就會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