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一名學童感染A型鏈球菌,甚至演變成「毒性休克症候群」,醫示警近期病例增多,須提高警覺。(圖/三立資料照)
小心食人菌!一名年約8、9歲的學童近日出現發燒、肌肉痠痛等症狀,甚至演變成「毒性休克症候群」,緊急送往加護病房救治,確診感染A型鏈球菌,俗稱「食人菌、食肉菌」。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提醒,2周前已觀察到A型鏈球菌有增多趨勢,主要透過飛沫與接觸傳播,且目前沒有疫苗,民眾必須多加留意。
邱政洵指出,A型鏈球菌好發於國小至高中學童族群,主要經飛沫或密切接觸傳播,常引發咽喉炎與猩紅熱。咽喉炎會出現喉嚨痛、發燒等症狀,猩紅熱則伴隨皮膚紅疹、草莓舌等。雖多數為輕症,但極少數會併發重症,可能出現毒性休克症候群、侵襲性感染、壞死性筋膜炎等。在過去兩周,臨床上出現許多A型鏈球菌感染個案,顯示社區內確實在流行。
新竹臺大分院小兒部主治醫師周安國曾提到,A型鏈球菌不只傳染力強,而且成人、小孩都可能中獎,如果未適當治療,也很容易引發其他的併發症,因此,一旦出現疑似症狀,應儘早就醫,除了減輕不適,也能降低傳染風險。
周安國提醒,多數病患在開始治療後的24到48小時,身體不舒服的症狀會逐漸減緩,但仍不能自行停藥,完整的A型鏈球菌咽喉炎治療時程是10天,必須要完成標準的療程,否則容易會有復發的機會,甚至傳染給家庭其他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