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神經內科醫師宋思權說,若自己失智了,希望可以被溫柔對待。(圖/翻攝自宋思權臉書)
目前台灣約有35萬名失智症患者,在嘉義市開業32年的神經內科醫師宋思權日前感性表示,若有一天自己失智,希望家人們能溫柔地對待他,並列出22項心願給家人。文章曝光後令人動容,知名音樂人陳子鴻也轉發分享,獲得5萬名網友按讚。
宋思權在臉書指出,「我最摯愛的家人們:假如有一天我得了失智症,請幫我把這段話掛在我房間的牆上。我希望我還能看懂的時候,看見它,我會感到安心。等我看不懂了,它就成為你們愛我的方式。」
1. 每次你走進來,請先叫我的名字,告訴我你是誰,否則我會先問你:「你好我是誰」。千萬別問我:「你知道我是誰嗎?」我可能真的不知道,那會讓我慌張。
2. 如果我活在另一個時間軸裡,請不要急著把我拉回來,請陪我待在那裡。也許那裡我比較快樂。
3. 如果我說我們要去老朋友家吃飯,或者提到早已過世的親人,請微笑,跟我一起相信那是真的。
4. 別和我爭辯。那個時候的我,真的分不清你說的對還是我記得的對。請用愛,讓我贏一回。或許我還依稀記得:「家是說愛的地方,得理且饒人」
5. 如果我認不出你了,請別受傷。不是我不愛你,是我的腦迴迷路了。
6. 如果我忘了怎麼用湯匙,別急著餵我吃飯,請幫我繫上圍兜兜,試試看能不能讓我用手吃些東西。我小時候就是這樣吃的。
7. 若你看到我焦慮、難過,請握著我的手。不要告訴我「不要想太多」,請陪我一起靜靜地坐著,或許可以一起唱首歌。
8. 請不要把我當小孩。即使我失去了語言或理解,我的靈魂還是大人。
9. 請讓我繼續做我喜歡的事:喝喝小酒、看點YouTube ,聽著有聲聖經。這可以勾起我許多美好的回憶。
10. 好漢好提當年勇,即使你已經聽過無數次,那可能是我唯一還記得的。
11. 如果我突然情緒失控,請別怪我。試著找出我不安的原因,那裡可能藏著我說不出口的痛。
12. 請你用你希望被對待的方式對待我。那時候的我,也許只剩下被溫柔對待的感覺還在。
13. 家裡請常備一點零食。如果我發脾氣,有可能是餓了但不會說。
14. 如果你們在討論我,請當著我的面說話,而不是像我不存在一樣。
15. 如果你已經無法全天候照顧我,請不要自責。那不是你的錯。我知道你愛我。
16. 當我住進機構,請記得來看我。你的臉,我可能忘了,但我記得那份熟悉的溫度。
17. 當我說錯人名、記錯事,請耐心一點。別嘆氣、別皺眉,那不是我故意的。
18. 請讓我聽音樂。我喜歡的旋律,可能會比我的記憶更長壽。也請幫我戴上助聽器,我想聽得清楚。
19. 如果我喜歡把東西帶來帶去,請幫我把它們放回原位。我不是小偷,只是需要安全感。
20. 請盡可能帶我參加主日聚會,我也許只是沉默坐在角落,希望我仍享受那份敬虔與盼望。
21. 請別吝嗇擁抱和握手。那些身體的連結,也許比語言更有力量。
22. 最重要的是:請記得,我還是我。就算我不再是你記得的樣子,請你記得,我仍然是你愛的那個人。
宋思權表示,「當我還能清楚地寫下這些句子時,我願意為未來的自己先做一點準備。願我那時候,能被這樣對待;願我那時候,也仍記得:我是有尊嚴的、被愛的,是神手中的人。」
宋思權強調,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他個人的版本,因為每個家庭與生活經歷都不同。這些文字只是拋磚引玉,應該鼓勵每個人寫出他自己心中的需求與體悟。這是一篇跟未來可能失智的自己的對話,所強調的不是失智的照護,而是一個神經內科醫師換位思考的同理心。
知名音樂人陳子鴻也轉發該篇文章,截至目前已獲得5萬網友按讚,紛紛回應「看文章心裡在流淚,希望我們對家人的愛需要時時調整,愛家人的心永遠都在」、「若有一天我失智了,我也希望家人能夠這樣溫柔的對待我,但是時間是一個大考驗」、「看哭。第一句很有意思,我真的很討厭別人看到我爸然後問他『你記得我是誰嗎?』這種問題真的有必要嗎?」「我懂,我真的懂,但有時那需要好多的耐性,好多的愛與體諒」。
◆文章獲宋思權醫師授權,觀看原文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