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隨著人口加速老化,延長健康壽命、減緩老化愈來愈受重視,維生素D主要透過飲食與陽光照射在皮膚合成,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調節免疫、抗發炎,並被研究可能有助於對抗某些癌症。研究發現,若連續4年每天補充維生素D,生理年齡老化速度將可延緩3年。
經常分享健康、醫療新知的臉書粉專「藥時事」表示,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主要透過飲食與陽光照射在皮膚合成,在人體中扮演多重角色,例如維持骨骼健康、調節免疫、抗發炎,並被研究為可能有助於對抗某些癌症。端粒(Telomere)則位於染色體末端,像「安全帽」一樣保護基因組,隨著細胞分裂,端粒會逐步縮短,當縮短到一定程度時,細胞便無法繼續分裂,甚至走向凋亡或功能衰退。
美國喬治亞醫學院研究團隊於《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這項研究採訪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方式,共納入2.6萬名受試者、追蹤約4年,參與者被隨機每天分配接受維生素D3 2000 單位(約 50 微克),或給安慰劑。
研究發現,在追蹤的4年內,相較於安慰劑組,補充維生素D3 組者的端粒縮短速度減少,以過去文獻估算,約等同於延緩了3年的細胞老化。
至於維生素D3保護端粒的原因,研究團隊表示,可能是因下列3機制所致。
1. 提升端粒酶活性:端粒酶可在一定程度上維持端粒長度。
2. 抑制慢性發炎與氧化壓力:慢性發炎與氧化壓力會加速端粒消耗,而維生素D3具免疫調節與抗發炎特性。
3. 訊息傳遞路徑:維生素D可減緩善細胞老化。
但研究團隊也提醒,雖然這項試驗設計嚴謹、受試者眾多,但樣本以白人為主,對其他族群的可外推性仍待更多研究。此外,端粒是複雜的生物標記,會受遺傳、生活型態(如睡眠、壓力、運動、飲食)、慢性病等影響。僅只補充營養素並非萬靈丹。
研究團隊表示,整體而言,這項大型隨機對照試驗首次以嚴謹設計支持,每天補充 Vitamin D3(2000單位)與端粒保護之間有正向關聯,在4年追蹤中,端粒縮短程度等同於細胞老化「慢」了約3 年。
然而,族群差異、生活型態與合併用藥都會影響實際效果。未來仍需要更大規模、更多族群、長期追蹤的研究驗證。對台灣民眾而言,若考慮從今天開始補充維生素 D3,把握正確劑量、維持良好生活型態,會比單一補充品更能穩健地「把生理時鐘調慢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