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女帶健檢報告憂「肝癌了」!醫看她身材這樣回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肝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亡順位的第二名。(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肝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亡順位的第二名。(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肝癌是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的第二名,醫師張靖表示,一名女性B型肝炎帶原者帶著健檢報告憂心地問,因其「甲型胎兒蛋白」60 ng/mL,遠高於正常值,擔心罹患肝癌。張靖一看女子腹部微凸、確認其為孕婦,再經超音波確認肝臟無異狀後,告知女子孕婦會數值較高,無須擔心,女子就放心回家了。

台灣每年約1.3萬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全國主要死因的第9位,肝癌則為全國癌症死因的第2位。因此,民眾聞肝癌色變。

胃腸肝膽科醫師張靖在其臉書表示,上述女子日前拿著健檢報告憂心地詢問,因健檢報告指甲型胎兒蛋白(AFP)來到了60 ng/mL,高於正常值上限的20。但他看到女子腹部時,就詢問是否懷孕中,果然對方正處懷孕中。

張靖告知對方,孕婦的AFP會自然上升,待嬰兒出生後,數值就會慢慢下降。後經腹部超音波,張靖確認女子的肝臟沒有異狀,女子就放心地回家。

張靖說明,「甲型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 簡稱AFP)」升高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肝癌,但也會使AFP上升的原因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罕見的腸胃道腫瘤、生殖細胞瘤(ex. 睪丸癌、卵巢癌、畸胎瘤等),以及懷孕都會讓AFP升高,甚至有些人是天生 AFP 就比較高一些。

但他仍提醒,民眾若健檢發現AFP數值過高,還是要把可能的原因全部排除後才能安心。

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AFP只有還在媽媽肚子裡的胎兒時期才會分泌,但出生後就會消失,而此蛋白大部分是由肝臟分泌,少部分由睪丸(男性)、卵巢(女性)。因此,此數值若異常飆高,表示器官中有腫瘤在生長,可以當成癌症的一個前兆,但也有可能是懷孕期間造成胎兒蛋白數值升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