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唐家興報導

對多數男性來說,刮鬍子就像每天刷牙一樣,是維持清潔與儀容的重要步驟。不過,若挑錯時間動手,不僅可能刮不乾淨,還會導致皮膚紅腫、搔癢,甚至增加感染風險。食藥署近日透過官方粉絲專頁「TFDA 化粧品安全使用」提醒,「洗澡前」與「運動前後」這兩個時段並不適合刮鬍,否則皮膚恐怕難以負荷。
洗澡前刮鬍 小心熱水與清潔品刺激
不少人習慣先刮鬍再洗澡,認為流程更方便。然而,食藥署指出,剛刮完鬍子後,臉部皮膚表層常會留下肉眼難以察覺的微小傷口,若立刻沖熱水,再加上沐浴乳或洗髮精的化學刺激,極易造成刺痛、紅腫與過敏反應。
專家建議,最佳時機是在洗澡後刮鬍,因為熱氣能讓毛孔張開,鬍鬚變得柔軟,不僅更好刮,也能有效降低刮傷與不適。
運動前後刮鬍 恐讓汗水帶來二度傷害
另一個常見誤區是運動前後立刻刮鬍。許多人跑步或健身後順手刮鬍,但運動過程中血液循環加速、汗水大量分泌,若此時刮鬍,剛受刺激的皮膚很容易因汗液與細菌侵入而感到灼熱或引發感染。
專家提醒,運動後應先讓身體與皮膚恢復穩定,再進行刮鬍,才能避免額外傷害。
刮鬍保養小提醒 守住第一道肌膚防線
刮鬍雖然是日常小動作,但皮膚卻是人體最重要的防護層。食藥署呼籲,掌握正確的刮鬍時機與方式,不僅能讓外表保持俐落清爽,更能守住肌膚健康,遠離紅腫與過敏困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