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危機也有CPR!專家:「傾聽給鼓勵」5行動救心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華心)宣布心理健康急救課程正式開跑。(圖/華心提供)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華心)宣布心理健康急救課程正式開跑。(圖/華心提供)

身體不適時恐需CPR,不過「心理」不適也有CPR。有鑑於國人近年心理健康警訊不斷,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華心)在衛生福利部支持下,引進澳洲「心理健康急救®」(MHFA)計畫,明(4)日將推出第一個正式課程;專家指出,「傾、聽、給、鼓、勵」是心理健康急救五個關鍵救援行動。

華心基金會今日下午舉行記者會, 宣布「心理健康急救」課程開跑。透過接觸及評估處理當事人的危機(「傾」)、非評判性地傾聽和溝通(「聽」)、給予情感和實質支持(「給」)、鼓勵尋求專業協助(「鼓」)、鼓勵尋求其他支持(「勵」),幫助當事人度過心理難關。董事長陳怡蓁表示,心理健康急救源於澳洲,華心經過多年作業,終於在去年正式引進這項計畫(台灣是第30個國家,目前共有35個國家引進),目標是藉此提升國人的心理健康素養。

她說,明日第一個正式課程是由衛福部調訓各縣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及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的督導和主管共24人接受培訓,衛福部今年底前總計將調訓八梯次、近200名人員,這些人員經過兩個整天共12小時的培訓,通過線上考核後即可取得心理健康急救員資格。根據衛福部的規畫,這些取得心理健康急救員資格的部分人員未來將接受進一步培訓,成為訓練心理健康急救員的講師。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柏熹表示,衛福部已將心理健康急救計畫的推動納入行政院核定的「全民心理健康韌性計畫(114-119年)」,將結合跨部會、地方政府及民間單位逐步系統性推廣,以提升民眾心理健康素養,建構更具支持性的環境,讓有心理健康危機的人都能被接住。

「傾、聽、給、鼓、勵」是心理健康急救課程的五大關鍵行動。(圖/華心提供)
「傾、聽、給、鼓、勵」是心理健康急救課程的五大關鍵行動。(圖/華心提供)

台大公衛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張書森指出,國內成人常見精神疾患(以焦慮和憂鬱為主)的推估盛行率從1990年的11.5%增加到2010年前後的25%,增幅超過兩倍,之後雖然逐漸下降,但2020年的推估盛行率仍達20.03%,亦即國內約有五分之一的成人可能有常見的精神疾患,凸顯心理健康問題是國人嚴峻的挑戰。

諮商心理師張瓈文表示,「傾、聽、給、鼓、勵」乍聽很簡單,但需要學習和練習才能做到位。上述課程有大量案例演練和討論,就是幫助學員說出來和做出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