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6症狀」=心梗機率高!醫示警:臉突變黑小心了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心臟內科醫師林謂文提醒,若出現臉部紋路增多、耳垂冠心溝或杵狀指等現象,可能暗示心血管疾病風險。(示意圖/PIXABAY)
心臟內科醫師林謂文提醒,若出現臉部紋路增多、耳垂冠心溝或杵狀指等現象,可能暗示心血管疾病風險。(示意圖/PIXABAY)

有些人本身有心血管問題,再加上天氣變化、情緒波動等因素,容易造成心肌梗塞。心臟內科醫師林謂文提到,臉部與身體的變化,能夠看出心血管健康,若出現「抬頭紋或印堂紋變深、耳垂冒出冠心溝、舌頭暗斑或唇色暗沉、杵狀指、手掌紋路增加、臉部皮膚無光澤」,就要特別注意,心血管恐已出問題。

林謂文在節目《健康醫起聊》表示,患有三高、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等,都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他們本身血管已經出狀況,若出現情緒刺激、便祕等,都會加重心臟負荷,一旦血壓變高、心跳加速,就會衝擊到血管,血管中若有斑塊,或是斑塊破裂造成血栓而堵住血管、血管痙攣,都可能提高猝死風險。

林謂文提到,臉部紋路、身體變化,都能看出心血管問題,例如「抬頭紋或印堂紋變深」、「耳垂冠心溝」、「舌頭暗斑、唇色暗沉」,代表血液循環不佳,再來是「杵狀指」,患者手指呈現棒槌狀,指甲鼓起來,像翻過來的湯匙,以及「手掌紋路增加」、「臉部變黑」,皮膚沒有光澤、特別暗沉,顯示心血管可能潛藏疾病。

林謂文進一步提醒,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心梗,以冬天的機轉來看,氣溫低刺激自律神經,導致血壓上升,當血壓波動時,心跳速度會變快,進而增加心臟負擔,造成心肌梗塞。夏天則是身體水分流失,使血液變濃稠,導致流動性比較差,容易產生血栓,而且大量表皮血管擴張,會增加心臟負擔,血液集中在表皮,容易出現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