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擔心澱粉讓人發胖,但醫師張家銘表示,全穀物這類澱粉,完全不同於精緻穀物,今年的一篇研究指出,全穀物的可溶性與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因其溶解度、吸水能力、黏稠度與幫助腸道菌發酵的能力不同,可控制血糖、血脂、腸道菌、延長飽足感、降低慢性發炎反應,還可讓大腦清晰。
壓力大容易讓人發胖!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壓力時,會讓人更想吃高熱量的食物,不只使體重增加,也會影響睡眠、情緒與代謝,建議多攝取富含「辣椒素、鎂、色胺酸、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提升腦內啡、多巴胺,使腦袋裡的快樂荷爾蒙變多,代謝也會跟著變順暢。
減重是熱門議題,但常遇瓶頸。醫師魏士航表示,常有人感嘆,已經不知要吃什麼了。這類人常最認真,每餐多是水煮餐、雞胸肉、燙青菜,短期確實有效,但易出現「對食物的厭倦」,減重也開始停滯。他建議,減重者除了可在家自煮,藉由不同調味讓相同食材有變化外,也可在「中式自助餐」多選三菜一肉、多吃菜少吃飯的方式,擴充「飲食資料庫」,也許不一定最快看到成果,但最能讓成果維持得久。
一般以為水果越甜熱量越高,但醫師蕭捷健表示,水果的熱量高低由水果種類決定,甜度其實差不了多少。他表示,水果的甜度主要是由果糖、葡萄糖決定,但兩者只占總熱量的一小部分,熱量關鍵期時在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素的總量。因此,民眾若要吃芒果、鳳梨、西瓜,就選甜一點的,熱量根本沒差多少。
口渴時,飲用白開水是最佳的選擇,衛福部建議民眾,每天至少攝取1500毫升的水分。而中醫師艾莉絲在臉書發文提醒民眾,喝水要喝對時間,8個喝水黃金時間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
烏龍茶不只可以解渴!醫師邱筱宸表示,烏龍茶含有豐富茶多酚、茶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不僅具有抗氧化、抗發炎效果,最新研究也發現,飲用烏龍茶可在短時間內提升身體能量消耗率約10%,有助基礎代謝與減重。此外,規律飲用烏龍茶能改善高脂飲食引起的肥胖、血脂及胰島素阻抗,並對骨代謝與腸內菌帶來正面影響。
減重是現代人的重要議題,但不復胖更是關鍵。最新發表的一篇研究指出,在健康飲食的框架下,以甜味劑與甜味增強劑取代部分糖分,不僅有助於肥胖者更穩定地維持減重成果,還能改善腸道菌相,是「體重不反彈」的有效工具。
營養師李婉萍指出,穩定血糖不僅是糖尿病患需要,對減重與維持精神也有幫助。她建議外食族吃便當採「肉→菜→飯」順序,延緩碳水吸收,避免血糖急升;常見燴飯炒麵澱粉比例高,可加青菜、滷蛋補營養。推薦魚類、全穀雜糧、柑橘水果等4類食物助控糖,糖友每天水果以兩份為限。
許多人擔心,大豆異黃酮等於植物性雌激素,吃多了會刺激乳房細胞病變、甚至導致乳癌。但醫師張家銘表示,事實恰好相反,最新的臨床試驗與分子生物研究顯示,天然的大豆食品,不但不會增加乳癌風險,反而有助於降低乳癌復發率與死亡率。而男性多吃大豆也有助於降低體脂、保護心血管健康。民眾應每天穩定地吃天然大豆製品,例如豆腐、無糖豆漿、毛豆等。
減重不一定要少吃,而是要選對食物,有助於刮油瘦身。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百香果被封為「果汁之王」,富含高維他命C和纖維,可說是甩油神器,此外,還能幫助腸道蠕動、保護心血管、維護眼睛健康,甚至是排毒養顏,美白亮膚、促使膠原蛋白合成。
追求健康與窈窕身材是現代人的共同目標,但若能不必透過嚴苛的飲食控制或激烈的健身運動就能達成,無疑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日本一項醫學研究指出,日常從事的家務活動所消耗的熱量,可能遠高於人們特意從運動中獲得的熱量,為「懶人瘦身」提供了新的科學論證。
健康飲食網站《EatingWell》指出,高麗菜富含抗氧化劑、膳食纖維與維生素C、E,是對「代謝健康」最有益的蔬菜之一,能減少發炎、穩定血糖與膽固醇。營養師提醒雖然高麗菜好處多,但仍須搭配水果、豆類與全穀物均衡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