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美體x健康促進

烏龍茶不只可以解渴!醫師邱筱宸表示,烏龍茶含有豐富茶多酚、茶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不僅具有抗氧化、抗發炎效果,最新研究也發現,飲用烏龍茶可在短時間內提升身體能量消耗率約10%,有助基礎代謝與減重。此外,規律飲用烏龍茶能改善高脂飲食引起的肥胖、血脂及胰島素阻抗,並對骨代謝與腸內菌帶來正面影響。

減重是現代人的重要議題,但不復胖更是關鍵。最新發表的一篇研究指出,在健康飲食的框架下,以甜味劑與甜味增強劑取代部分糖分,不僅有助於肥胖者更穩定地維持減重成果,還能改善腸道菌相,是「體重不反彈」的有效工具。

追求健康與窈窕身材是現代人的共同目標,但若能不必透過嚴苛的飲食控制或激烈的健身運動就能達成,無疑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日本一項醫學研究指出,日常從事的家務活動所消耗的熱量,可能遠高於人們特意從運動中獲得的熱量,為「懶人瘦身」提供了新的科學論證。

健康飲食網站《EatingWell》指出,高麗菜富含抗氧化劑、膳食纖維與維生素C、E,是對「代謝健康」最有益的蔬菜之一,能減少發炎、穩定血糖與膽固醇。營養師提醒雖然高麗菜好處多,但仍須搭配水果、豆類與全穀物均衡飲食。

健康資訊普及,醋不僅是調味料,甚至被視為保健飲品。醫師邱筱宸表示,醋有益健康,主要來自於其中的醋酸。研究發現,醋酸具有提升胰島素敏感性、控制血糖、增加飽足感、減少脂肪肝的發生率。她建議,民眾可在餐中或餐後攝取少量稀釋醋(15到30c.c),有助於減緩澱粉引起的血糖上升。

白蘿蔔不僅是減肥聖品,更是冬季養生的代表蔬菜。營養師指出,白蘿蔔能幫助肝臟解毒、降低血脂血糖,甚至具有抗發炎、防癌潛力,被譽為「平民人蔘」。但別以為人人都適合吃,若是脾胃虛弱或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吃多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澱粉常給人會飆血糖、發胖的印象,但醫師李思賢推薦「黑米」這款澱粉。他表示,因黑米結構完整、富含纖維和抗氧化物質,例如保留了外層的糠皮和胚芽,使其膳食纖維遠高於白米、紫米,能延緩葡萄糖吸收,也能增加飽足感,非常適合減重者。此外,黑米還富含「花青素」,能對抗發炎、抗老化、護心血管。很多研究還發現,黑米的抗氧化力超過藍莓。

說到預防糖尿病,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少吃甜食」。但減重醫師蕭捷健提醒,除了含糖飲料與甜點之外,日常餐桌上常見的紅肉與加工肉品,也可能是血糖失控的「隱形兇手」。

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易引起許多併發症。營養師薛曉晶提到,每天攝取適量海藻(乾重約5克),不僅穩定血糖、降低膽固醇、優化腸道菌相,還具有免疫調節、減重的潛力,對於患糖尿病前期、高血脂、腸道敏感或輕度肥胖困擾的族群,是簡便又強大的飲食助力。

肥胖不只與癌症有關,隨著年紀增長,還會對各器官、關節造成負擔。衛福部彰化醫院一名42歲個管師吳雅婷,原本體重是104公斤,擔心肥胖危害健康而決定減重,靠著飲食調控及增加身體活動量,13個月後甩肉51公斤,身體年齡更是從69歲回春到27歲。

吃得少卻瘦不下來,可能與生活作息有關。營養師薛曉晶分享3個造成減重失敗的隱形推手,分別是「睡眠不足、身體缺水、每日步數太少」。以睡眠不足為例,會導致飢餓賀爾蒙上升、瘦體素下降,使人產生不餓卻想吃的慾望,而體內缺水時,代謝速率會下降,進而影響能量消耗。

有些水果甜又好吃,過量攝取恐導致肥胖,若患糖尿病更應注意,以免血糖失控。肥胖專科醫師宋晏仁分享,一名糖尿病患者原本血糖控制得不錯,某次到中國旅遊3個月,回來後血糖飆升、出現脂肪肝,追查原因發現,他每天吃約1斤的葡萄,糖分攝取過量導致血糖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