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美體x健康促進

你知道嗎?人的大腦其實可以「逆齡成長」!關鍵就在一種名為「BDNF」(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蛋白質。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思賢在臉書粉專《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分享,這種被稱為「大腦肥料」的物質,不只能保護神經、增強記憶力,還能幫助抗壓、穩定情緒,甚至可能與抗老、抗憂鬱、減重有關。

現代人養生觀念提升,特別是素食族群,為了補足飲食中難以攝取的營養,每天常會吃下好幾種保健品,但西園醫院婦產科醫師邱筱宸提醒,營養補充並非越多越好,過量反而可能帶來健康風險。特別是維生素B12、葉酸、鐵質等6大常見營養素,若補充過度,可能導致手麻、便秘甚至增加癌症風險,建議素食者務必謹慎補充。

許多男性上了年紀,容易出現「啤酒肚」,有時其實並非吃太多所致。營養師薛曉晶提到,研究發現,當壓力沒有出口,身體會用「囤積脂肪」的方式自保,因而出現肥胖問題,悄悄摧毀男性健康,若想解決壓力型肥胖,除了改變飲食習慣,也應適時紓解壓力,例如嘗試深呼吸冥想、運動等。

知名與知性兼具的藝人林志玲日前在個人IG分享「1個煎包11口吃完」的超優雅吃法。陳潮宗中醫師指出:「減肥,鎖住食慾是關鍵」。林志玲這樣的吃法有助於降低食慾。國外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SATIN飽足感創新研究也顯示,提升飽足感(降低食慾)有助於體重控制。

韓國大勢女團aespa成員寧寧,憑藉清亮嗓音和甜美外型圈粉無數,近期甚至被i-dle經紀人認證為「真人最美女偶像」!不過她剛出道時,卻因為「蘋果型身材」不上鏡,甚至被網友酸說是「肥豬」。所幸寧寧靠著努力瘦身,在新歌《Dirty Work》中以天鵝頸、直角肩、小V臉驚艷登場,整個人狀態超逆天,讓大家都想知道她是怎麼做到的!以下就幫大家整理出「寧寧瘦身8大重點」,蘋果型身材的你一定要筆記!

熬夜打遊戲、吃宵夜配啤酒,看似是許多年輕人下班後的小確幸,卻可能成為奪命陷阱。年僅26歲的男子小丁(化名),原本在電商產業打拚,某晚下班後依舊延續他習慣的「深夜儀式」——大吃烤串、暢飲啤酒,再來場刺激的遊戲對戰。怎料凌晨3點突然身體失控、昏迷倒地,緊急送醫才驚覺是腦出血!

減重是不少人一生課題,台大醫院減肥班將過去30年授課經驗整理成冊,幫助民眾用科學方式打造易瘦體質,善用不同顏色的彩虹蔬果,也能幫助減重事半功倍。(記者:簡浩正)

肥胖與多種癌症密切相關。一項針對27萬多英國人的研究發現,接觸綠色空間,與較低的肥胖相關癌症風險有關,而此關聯可能與身體活動、維生素 D 濃度、空氣污染 (PM2.5 及二氧化氮 NO₂) 等因素有關。

減肥時最害怕肚子餓,而選對食物有助於增加飽足感。新陳代謝專科醫師周建安提到,減肥期間可攝取「雞胸肉、水煮蛋、豆腐、胡蘿蔔、鮭魚等」10種食物,不只延長胃排空速度,讓人不容易感到飢餓。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但工作繁忙,運動更需講求效率。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提到,若時間有限,他會選擇跳繩作為運動方式,能夠有效運動全身,執行10分鐘就能達到慢跑30分鐘的訓練效果,不只能夠燃燒脂肪,還可提升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鬆。

減重是很多人一生的課題,不過有些人飲控、運動齊下卻還是減不下來。有醫師表示要看進食是否吃對時間,身體的「吃飯時鐘」,決定了你胖還是瘦。而最大的冤枉路正是「不吃早餐」。(記者:簡浩正)

許多人多種慢性病纏身,例如三高,必須服用多種藥物。醫師張家銘表示,多病纏身不是靠更多藥物,最新研究發現,透過2種方式,「個人化運動治療」與「自我管理支持」,3個月後的結果顯示,接受這套「生活型處方」的患者,明顯提升生活品質,比單靠藥物治療的對照組進步更多,也自評更健康、更樂觀。更重要的是,沒有增加嚴重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