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猴痘「1北1南」爆隱形傳播鏈?黃立民:病毒恐潛伏在2個↑區域
  • A-
  • A
  • A+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猴痘臨床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極度倦怠。發燒1至3天後出現皮膚病灶(水泡),通常自臉部蔓延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嚴重病患疹子數目可達數千。(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猴痘臨床症狀包括發燒、畏寒、出汗、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極度倦怠。發燒1至3天後出現皮膚病灶(水泡),通常自臉部蔓延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嚴重病患疹子數目可達數千。(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國內首現2例猴痘「本土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示警,社區猴痘風險上升,將召開專家會議研擬疫苗接種策略與風險族群宣導策略,同時將增購猴痘疫苗。感染科權威黃立民擔憂,不排除社區已有隱形傳播鏈,2個本土病例一北一南,若查無關聯,代表病毒至少潛伏在2個區域或更多地方。

疾管署1日公布新增2起本土猴痘病例,個案分別住在北部及南部,皆為青壯年男性,衛生單位持續疫調中,已匡列同住家人及密切接觸者,展開健康追蹤和疫苗接種。本土病例的出現,代表國內猴痘傳播風險上升,有關單位將研擬疫苗接種和風險族群宣導等策略。因應感染風險增加,猴痘疫苗勢必增購,疾管署稱已聯繫藥廠,有待專家會議討論接種措施,包括接種對象要擴大到甚麼範圍,人數比較確定之後,就會有更清楚的採購計畫。

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透露,2例本土猴痘個案匡列總人數為25人,其中6位高風險接觸者目前無症狀,須持續追蹤21天至3月20日,若有症狀將依規定進行採檢。

1958年研究人員首次在猴子身上發現猴痘病毒,人類感染猴痘病毒最早病例是197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一位9歲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的偏遠地區陸續出現個案。過往流行多集中在非洲國家。(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1958年研究人員首次在猴子身上發現猴痘病毒,人類感染猴痘病毒最早病例是197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一位9歲男孩,此後中非和西非的偏遠地區陸續出現個案。過往流行多集中在非洲國家。(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在同一個空間內的長時間接觸,是最重要的危險因子!」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感染猴痘病毒後皮膚會出水泡,水泡內含猴痘病毒,後續會經過皮膚接觸或間接接觸(如床單、盥洗用品)而傳播,不過大部分的傳染仍發生在親密接觸,尤其是性行為,接觸時間較長,距離也較近,且不一定要有傷口才會發生傳染,持續接觸下,病毒可以透過黏膜入侵。

目前國內2起本土猴痘個案所在地一北一南,看似無關聯,外界擔心已有「隱形傳播鏈」。黃立民推測這是有可能的事情,如果兩人查無關係,代表各有感染源,顯示病毒至少潛伏在2個區域或更多地方。

黃立民指出,現階段猴痘的高風險族群是男同性戀,因此必須讓特定族群知道,本土已發生猴痘病毒傳播,必須提高警覺,做好防疫措施,唯有了解病毒,並意識到疫情已經發生,才能降低傳播率。

然而病毒不長眼,任何人一不小心皆可能感染猴痘,黃立民強調,就和愛滋一樣,起初以同志為主要傳播族群,後來也傳到異性戀甚至家庭。如果不好好防治猴痘,任其跨越重重藩籬,不可避免將升級為廣泛傳播,一旦進一步傳進異性戀,防治工作難上加難。

黃立民認為,猴痘疫苗只是輔助性的短期角色,最重要的還是衛教和防疫行為,有時候感染猴痘水泡很少,連當事人自己都沒注意,此時風險就很高,大家必須理解接觸對象的健康狀況,同時對水泡等病兆提高警覺。如果是高密度接觸者或周圍有人感染猴痘,專家會建議施打疫苗,一般來說不會建議全面施打。

黃立民重申,有些人感染猴痘不會察覺身體長出水泡,或是明明知道自己有水泡,卻沒意識到可能是猴痘,因此大家必須提高警覺,危機意識對防疫來說至關重要。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