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驗光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群宸(右)日前向衛福部長提出驗光師音譯問題。(圖/驗光師公會全聯會提供)
驗光師長期爭取英譯正名為「Optometrist」未果,今(6)日數百人怒上街頭集結立法院抗議,痛批衛福部黑箱操作,迎合醫界,並呼籲允許驗光師在無需經由眼科醫師診療的情況下,為15歲以下兒童,包括1至2歲稚齡幼童提供驗光服務並配製眼鏡。但也引發眼科醫師不滿,質疑變相擴張業務。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目前相關團體意見分歧,且更關鍵的為是否涉及業務重疊或擴張,會再與團體持續協商、擬訂共識。
中華民國驗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驗光師公會全聯會),今日下午集結數百位驗光師於立法院抗議衛福部,捍衛驗光師專業權益。訴求多年來衛福部醫事司在驗光師英譯名稱與相關政策上進行黑箱操作,導致專業權益遭受嚴重侵害,並阻礙了國際交流與合作。驗光師公會全聯會主張,國際上驗光師音譯為「Optometrist」,但衛福部證書卻是「Optician」,即非醫事人員的「配鏡師」,錯譯損害驗光師專業與尊嚴,更嚴重影響本國驗光師於國際專業形象。
理事長黃群宸表示,衛福部每年對外發布的統計年報,在驗光師(Optometrist)驗光生(Optometry Technician)驗光所(Optometric Clinic)都是驗光師公會提出的正確翻譯,這表示衛福部明白何謂正確翻譯,為何堅持在法規與英文證書上要強行使用矮化的Optician、Optical Technician、Optometric lab?而不同意驗光師提出的使用衛福部統計年報中的正確翻譯。另,衛福部過去曾表示「原則上支持」,但至今卻只期待驗光師與眼科醫學會有共識才進行修正?當時訂定成錯誤的翻譯,也未曾經過驗光師與眼科醫師有共識才訂定,為何今天堅持要有共識。
他進一步指出,修正英譯根本不影響台灣驗光師在本國的業務範圍,醫師所述英譯修改會造成驗光師侵犯到診斷治療業務一事根本並非實情,衛福部應肩負責任向醫師與社會大眾說明清楚,而非沈默不語。
▲眼科醫學會秘書長侯鈞賀表示,「Optician」改為「Optometrist」不僅涉及名稱的改變,更涉及專業定位與大眾眼睛健康的重大議題。(圖/眼科醫學會提供)
眼科醫學會今日傍晚則舉行臨時記者會,表示針對驗光師公會全聯會於1月6日在立法院前舉行的遊行示威活動,眼科醫學會重申國人健康需以專業嚴謹的制度為核心,特別是兒童與青少年的視力健康更應受到高規格的專業診斷與醫療保護。醫學會同時呼籲社會各界重視醫療體系的專業,確保國人眼睛健康不因模糊的職責界定而受損。
醫學會強調,稚齡兒童的驗光與視力檢查跟成人有顯著不同,常需使用特殊的檢查技術和儀器,需要觀察評估各年齡階段兒童的視覺反應與功能表現,兒童及青少年的睫狀肌調節能力極強(十歲兒童可達13-14個屈光度單位,而四十歲成人僅剩不到6個單位),容易導致假性近視的驗光誤差,檢查時需要使用散瞳劑,這是國際眼科學界公認的唯一標準方法。然而,散瞳劑的使用需由具備完整醫學背景的專科醫師執行,並考慮兒童個別健康狀況。強調未經專業診斷的治療不僅無法有效控制近視,還可能引發更多健康問題。
針對驗光師公會提出將英文名稱從「Optician」更改為「Optometrist」的訴求,眼科醫學會秘書長侯鈞賀表示,這不僅涉及名稱的改變,更涉及專業定位與大眾眼睛健康的重大議題。名稱的改變不應僅是為了國際地位的考量,而必須以專業能力的提升為前提,意即名稱變更需要全面性的考量。
對於兩造意見,衛福部則表示,驗光師正名恐怕不是只變更名稱,還涉及相關業務重疊與擴張,將持續與相關醫事團體討論,擬定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