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國際知名醫學期刊「 刺胳針」刊登國內醫師投書,指台灣健保體系處在崩壞邊緣;更提及台灣2022年住院新冠病人的死亡率高達58.2%。(圖/翻攝自陳志金醫師臉書)
台灣醫療崩壞?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刊登一篇文章投書,內容提及台灣健保體系處在崩壞邊緣,今引發醫界熱議。奇美醫院加護病房醫師陳志金今(26)表示,該文章並非研究論文,且引述內容新冠死亡數據等有錯誤,認為該原文作者住院醫師寫文章探討台灣健保值得鼓勵,但探討健保應該更謹慎,Lancet也不該沒有查證就下聳動標題。
該文章投書者(Jing-Xing Li)、(Shu-Bai Hsud)提到,今年年初我國因為流感、諾羅爆發,急診壅塞,有患者無法即時入住加護病房最後在143公里的轉院後死在敗血性休克,急診醫學會也發文呼籲政府改善;也提到有政府官員卻社群平台上以嘲諷方式回應急診醫師。
陳志金今日下午發文表示,該文章並非研究論文、只是一篇很短的的「讀者投書」,且內容有誤,以下為發文內容:
今天早上在班群出現一篇知名醫學期刊Lancet的文章,說「台灣健保瀕臨全面崩潰!」文章引用了台灣媒體的幾篇報導,在談急診壅塞、官員的不當言論、護病比、護理離職潮、薪資、COVID住院死亡率,然後結論是:「台灣健保瀕臨全面崩潰」,
作者是中部某醫學中心的一名內科住院醫師。我有三點澄清:
1、首先,這文章並不是研究論文,只是一篇很短的的「讀者投書」;2、文章的附檔Supplement material是錯的,是另一篇研究的附加資料。3、文中提到,「2022年Omicron疫情高峰時,台灣住院新冠病人的死亡率高達58.2%,而日本僅為12.5%。」這可一看就知道是錯誤。台灣COVID住院死亡率,不可能高達58.%。
循他引用的文獻查證,這是一篇長庚的論文,探討的是110名重症插管病人在不同COVID時期的臨床表現。而這58.2%是Omicron病人的占比,並不是「死亡率」,死亡率是40.6%(Omicron)和15,2%(Alpha),是重症插管病人,也不是「住院死亡率」所以,根本就是亂引用。原作者,或衛福部疾官署應該撰文去澄清,以免誤導國外學者。
住院醫師寫文章探討台灣健保,當然是非常值得鼓勵,但是這樣的投書,應該要更嚴謹,最好是有專門的老師指導。
陳志金文末也提到,這樣聳動的標題,很容易會被特定媒體和國家炒作,Lancet不應該在沒有確實查證之下,允許這樣的標題。
對於上述投書提及台灣新冠死亡率部分,《三立新聞網》記者詢問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也澄清,2022年Omicron流行時期台灣新冠(COVID-19)肺炎共確診885萬7994例、死亡1萬4636例,個案致死率為0.16%。同時期日本的COVID-19個案致死率為0.2%。台灣並未高於日本。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ScqLYpW8Mg&t=338s
▼吃對保健品"延後衰老":吃錯比不吃更慘!名醫示警「保健品5吃法」很傷身:B12補過量:害肝臟損傷!「魚肝油」吃過量:恐引發肝炎、甚至昏迷!購買保健品前「把握2關鍵」:超多人忽略(影片來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