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石崇良表示,全台申請NGS檢測個案已達2041人。(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衛福部健保署去年5月開始擴大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補助。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5)日表示,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截至今年2月為止,全台已有2041件申請案,又以肺癌、攝護腺癌、卵巢癌等癌症病人位居前三名。
衛福部去年公告新增「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自113年5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包含實體腫瘤、血液腫瘤共19種癌別適用;3種定額給付分別為BRCA基因檢測支付1萬點、小套組(≦100個基因)支付2萬點及大套組(>100個基因)支付3萬點。健保署預估每年約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挹注經費約3億元,接軌癌症精準醫療趨勢。
石崇良今日出席國衛院「旗艦領航 開拓新局 TWC聯盟打造臺灣生醫資料自主與精準醫療新引擎」論壇,他會後接受媒體訪問表示,從去年5月截至今年2月止,全台申請NGS檢測個案已達2041人(件),其中以BRCA基因檢測1019人最多,因該項檢測套組可對應肺癌、攝護腺癌、卵巢癌等三種發生率較高的癌症;其次才是小套組的577人、大套組的423人。
他說,目前國內有55家醫院提供NGS檢測服務,有些後端可能委託合法且合規的生技公司或實驗室進行,實施下來遇到的問題是,每家「報告格式可能不一」,由於報告完成後會上傳醫療資訊雲去看檢測報告結果,來讓醫師評估、決定後續治療方式,一旦格式都不一樣,未來參考性跟互相可操作性就大大減少。
他說,為解決上述問題,健保署已與國衛院合作設計統一的NGS報告格式、讓報告結構「標準化」,包括基因檢測、重大傷病申請、事前審查所需資料、癌症病理診斷、期別等102個欄位;目前由林口長庚、台中榮總、秀傳醫院、成大醫院、永康奇美、柳營奇美醫院、花蓮慈濟等北中南東七家醫學中心試做、會回饋試做意見,預計5月正式公布執行指引,最慢下半年各大醫院就能夠使用統一的報告格式。
今日論壇部分,國衛院期待藉由深度的交流討論,集結產官學研各界研究量能提出解決之道。首屆論壇選定以台灣人口逐漸老化時的兩項重要慢性疾病,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為主題,這是國衛院與台基盟生技首次合作,共同支持重要公共衛生問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