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新北報導
▲民眾參與足跟式骨密度檢測、肌少症、DXA骨密度篩檢。(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骨鬆是長者健康隱憂。台灣人口高齡化進展快速,長者常見慢性病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外,骨質疏鬆症(骨鬆)已經成為第四大威脅。醫師提醒,女性停經後的族群,骨鬆盛行率更高;呼籲民眾除了關心高血壓等三高外,應更加重視「一低」低骨密度。
新北三峽恩主公醫院,在母親節前夕舉辦「骨鬆日─ 三鶯動起來 固骨不鬆散」健康活動,現場設有DXA骨密度篩檢巡迴車、足跟式骨密度檢查與骨折風險評估外,更集結骨科、中醫、婦產、家醫、放射科等醫師與營養師、復健科物理治療師多科聯手,提供骨質疏鬆與肌少症防治的實用知識與健康資源,守護女性骨本健康。
恩主公醫院院長黃信彰指出,台灣60歲以上的民眾大約有兩成罹患骨質疏鬆,尤其是女性停經後的族群,盛行率更高,有時甚至超過三成。民眾想要「高鈣曬太陽」,除了攝取足夠鈣質與維生素D,平時更應定期檢查骨密度,及早掌握自身骨骼健康狀況。
恩主公醫院骨科醫師施胤全指出,台灣骨質疏鬆人口眾多,除了關心三高 (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以外,應更加重視「一低」( 低骨密度 )。骨質疏鬆常被忽視,卻是造成長者跌倒、骨折甚至失能與死亡的關鍵因素。若骨質密度不足,一旦發生骨折,可能導致長期臥床、感染,甚至需住進長照機構,嚴重者更可能在一年內再度骨折,死亡率可高達50%。尤其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有高達三倍的骨折風險,其中以髖部骨折為最大宗,應格外留意。
▲施胤全醫師表示,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可評估骨質密度T值,若小於-2.5即為骨質疏鬆。(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他說,骨鬆是可預防且可治療的疾病。民眾可透過簡單的三步驟自我檢測:「駝、矮、痛」──如頭無法貼牆超過3公分、身高縮水4公分以上、下背或髖部疼痛,皆可能是骨質疏鬆警訊。最準確的檢查方式是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可評估骨質密度T值,若小於-2.5即為骨質疏鬆,應儘早治療。
婦產科醫師徐靖提醒,更年期後的女性因荷爾蒙變化,骨質流失速度明顯加快,骨折風險也隨之上升。健保有提供DXA檢測給付包含內分泌失調可能加速骨質流失者、非創傷性骨折、50歲以上婦女或停經後婦女接受骨質疏鬆症追蹤治療者、攝護腺癌病患在接受男性荷爾蒙阻斷治療前與治療後,因病情需要施行骨質密度檢查者。
為預防骨鬆,她建議從營養補充、規律運動、改善環境與戒除不良習慣四方面著手;如攝取足夠的鈣,進行肌力與平衡訓練,如加裝扶手,避免吸菸、酗酒與過量咖啡等。中醫針傷科醫師曾怡嘉,則分享雷射針灸可配合中藥、推拿與西醫治療共同使用,強調「全人整合」理念。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吸菸害人害己 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
孕婦吸菸 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
未成年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