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就得糖尿病!高二男突昏倒 醫揭「致命併發症」:死亡率高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16歲高二生跑步暈倒送醫,檢出第2型糖尿病,由於他平時未按時服藥,引發嚴重的併發症「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圖/衛福部彰化醫院提供)
16歲高二生跑步暈倒送醫,檢出第2型糖尿病,由於他平時未按時服藥,引發嚴重的併發症「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圖/衛福部彰化醫院提供)

糖尿病有年輕化趨勢,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一名16歲高二生跑步時突頭暈摔倒,送醫檢查後發現,他是第2型糖尿病患者,由於服藥不規律,引發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高二生體型偏胖,飲食方面沒有太大問題,1週喝幾次含糖手搖飲,不過他的祖父有糖尿病,可能遺傳是重要因素。

16歲林姓高二男生日前跑步時,突然暈眩摔倒,而且爬不起來,心跳快、口渴,被緊急送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急診,經檢測發現,他的血糖高達729mg/dL(隨機正常值小於200)、糖化血色素10.6%(正常值4.0~5.6%),住院積極治療後,他才慢慢恢復。

追查發現,高二男在14歲時因學校檢查異常,就醫被驗出第2型糖尿病,必須按時服用降血糖藥,但由於身體都沒有不適,他平時並未按時服藥,因而導致這次的失控,更嚴重的是,不只血糖,連滲透壓也失控,身體嚴重脫水,引發糖尿病併發症「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HHS)」。

馬瑞杉指出,糖尿病一直被認為是中老年人的代謝疾病,主要是遺傳、肥胖、缺乏運動及不當飲食等因素,出現胰島素阻抗,造成高血糖,被稱為第2型糖尿病,也被稱為「成人型糖尿病」。而第1型糖尿病則大多發生於兒童和青少年,因自體免疫破壞調控血糖的胰島細胞所致,必須以胰島素治療。

馬瑞杉表示,第1型糖尿病是天生,主要是兒童與青少年;第2型糖尿病為後天,幾乎是中老年人,而且糖尿病患者中超過9成是第2型糖尿病,但因飲食精緻化及肥胖等因素,第2型糖尿病逐漸年輕化,根據全國6至18歲學生尿液篩檢發現,第2型糖尿病發生率高於第1型糖尿病。

馬瑞杉進一步說,林姓學生身高163公分、體重78公斤,體型偏胖但也不是很胖,飲食方面沒有太大問題,1週喝幾次含糖手搖飲,但他的祖父有糖尿病,可能遺傳是重要因素。林姓學生經過這次事件,也意識到嚴重性,表示會改掉過去不規律服藥的習慣,按時服藥。

另外,馬瑞杉也提到,該個案除了凸顯第2型糖尿病年輕化的現象,另一個警訊是HHS的發生。根據國內外的資料,HHS的死亡率在10至20%之間,其病程通常緩慢且不易察覺,病人常在嚴重時才被發現送醫,症狀包括脫水、虛弱、腿部痙攣、視力問題和意識水平改變等。

馬瑞杉強調,林姓學生即使已經確診第2型糖尿病,但身體沒有不舒服,因而沒有正常服藥,引發後續嚴重的性命風險,值得所有糖尿病病人警覺,提醒患者,規律服藥、運動及飲食控制相當重要,以免引發如HHS及各種糖尿病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