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女反覆發燒又無力!竟是「接吻病」 醫:全球9成人都感染過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台東馬偕感染科醫師許瀚仁分享案例,一名28歲女子反覆發燒、頭痛乏力,檢測出EB病毒再活化。(圖/台東馬偕提供)
台東馬偕感染科醫師許瀚仁分享案例,一名28歲女子反覆發燒、頭痛乏力,檢測出EB病毒再活化。(圖/台東馬偕提供)

 

台東一位28歲女子確診過新冠肺炎後,斷斷續續出現發燒症狀,伴隨頭痛及疲倦乏力,抽血報告顯示,感染「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經治療1週後改善。而全球超過9成的人都曾感染過,但大多都沒有大礙,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平時隱藏在人體免疫細胞,一旦免疫力下降就會再活化。

台東馬偕感染科醫師許瀚仁表示,「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EB病毒)」感染又稱作「接吻病」,主要傳播途徑是唾液,全世界超過9成的人都曾感染過,但大都沒有大礙,與伴侶親密接觸時無需過於擔憂,但應避免共用牙刷及餐具,並提高個人免疫力。

許瀚仁指出,9成人體內藏著EB病毒,其平時隱藏在人體免疫細胞,一旦免疫力下降,EB病毒會「再活化」,可能出現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或較嚴重罕見的嗜血症候群,民眾一旦有不明原因發燒及持續性的疲倦,應儘早就醫進一步檢查。

許瀚仁分享案例,去年來到台東後,發現幾起EB病毒引發的併發症個案。今年年初一位28歲張姓女子來就診,3個月前剛確診新冠肺炎,斷斷續續出現發燒症狀,且合併頭痛及疲倦乏力。經觸診發現,張女脖子上有1顆較腫大的淋巴結,便收住院觀察。

經腹部超音波顯示,張女有脾腫大的現象,抽血報告發現,EB病毒呈現陽性合併再復發。許瀚仁提到,遂給予張女低劑量類固醇以抑制發炎反應,1週後改善出院。而EB病毒屬於人類皰疹病毒的一種,與一般熟悉的口腔皰疹及皮蛇皰疹是同一個家族。

EB病毒是非常普遍的病毒,多數人在幼兒或青少年時期就會被感染。特別是亞洲地區,絕大多數人在兒童時期就已感染,且通常沒任何明顯症狀。EB病毒最棘手的地方是,一旦感染,它會終生潛伏在體內,在免疫力正常的情況下,病毒會保持「沉默」狀態,但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就可能再次活躍。

EB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唾液。除了親吻外,共用杯子、餐具或牙刷或幼兒間共用玩具,都可能傳播病毒。青少年或成年期感染,大約有半數的人會出現明顯的「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症狀包括發燒、嚴重喉嚨痛(可能伴隨扁桃腺化膿)、頸部淋巴結腫大(常會摸到頸部有腫塊)、全身疲勞(強烈的疲勞感,可能持續數週、數月)。另外,其他症狀可能出現肝臟或脾臟腫大、皮疹。

許瀚仁進一步說,近期有研究顯示,長新冠可能與EB病毒的再活化關係密切。而感染EB病毒沒有特效藥,治療主要以症狀緩解為主,包括充足休息、補充水分、使用止痛退燒藥來緩解不適。較為嚴重的症狀須以低劑量類固醇去抑制發炎反應,若出現持續性的疲勞、發燒或淋巴結腫大,建議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