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空服員病逝!醫嘆「和大S異曲同工」:多做1事結果可能不一樣
  • A-
  • A
  • A+

生活中心/林昀萱報導

長榮空服員抱病上班後猝逝,引發討論。(圖/翻攝自IG)
長榮空服員抱病上班後猝逝,引發討論。(圖/翻攝自IG)

長榮航空34歲孫姓空服員從米蘭飛回台灣時身體不適,但多次向座艙長反應後都沒獲得回應,抵台後住院治療於10月10日病逝,引起討論。北市聯醫整合醫學科醫師姜冠宇認為,此事和今年2月女星大S(徐熙媛)在日本因流感重症猝逝異曲同工,「就醫積極、處理若再快一些,結果可能很不一樣」,呼籲機上或船上,該啟用MedLink(航空遠距醫療支援)就該啟動,不要不敢用!

姜冠宇在臉書粉絲專頁指出,空姐猝逝事件和年初大S的流感重症事件異曲同工,就是就醫積極、處理若再快一些,結果可能很不一樣。他並進一步說明MedLink型服務的流程,其實就是啟動後與地面醫療連接,不只是急call地面醫療為降落做準備,地面醫療也可以醫師遠端指示做機上、船上現場處置指引。「用最有限的的資源爭取時間,哪怕這是任何國家機場駐點急診、醫療站的接應,所以這是即時性醫療的問題。」

大S年初因流感重症驟逝。(圖/翻攝自大S臉書)
大S年初因流感重症驟逝。(圖/翻攝自大S臉書)

姜冠宇表示,過往經驗很多人員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不敢用」,這個就是「就醫可及性的自我設限」。他希望這件事包含國際轉診通路未來能夠在宣導上更加強化。特別是現在進入流感季,長途航班上很有可能有重症變化者,登機前還不是很在乎早期不適徵兆,但是在超過8到10小時的航班中其實就可以進展到病危,「分秒必爭,從你一有不舒服,第一分鐘就開始在倒數了!這個,我其實鼓勵寫在機上起飛前的宣導裡,而且國內航空與海上業者都適合,危險徵象的自我辨識,跟機上安全守則是一樣重要的。」另外,姜冠宇也透露和經歷這次事件的空服員聊過,「聽起來公司有時有人就是把職員當成免洗筷耶,而且我驚訝的是她們真的MedLink不敢用,有沒有這麼誇張啊?這樣搭長途班機等於遇到事情整個聽天由命、看自己八字重不重耶!」

對於此事件,勞檢處調查,孫員執行9月22日由台灣飛往米蘭之飛行任務,實際工時11小時48分,中間休息4小時10分,9月24日由米蘭飛台灣,實際工時11小時05分,中間休息3小時35分;且孫員近半年之出勤工時紀錄,114年4月至9月每月飛行總工時約66小時至85小時不等,平均每月約75小時;另依過勞的查處規定,查閱近半年請假記錄,公司均有依規定給予。

另外,長榮內部初步調查曝光!勞檢處引用長榮航空初步內部調查,內部調查指出「事務長在空服員反應後立即妥適安排孫員休息」,並沒有網路爆料所述情事。勞檢處接下來將持續調查,包括訪談同機組員,釐清是否有請假遭拒情事。後續本案是否涉及過勞或職業疾病認定,依勞動部辦理職業疾病鑑定作業程序處理要點規定,勞檢處將進行後續職業疾病調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