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真的有「塑膠」! 荷研究八成受測者人體內有塑膠微粒
  • A-
  • A
  • A+

記者黃仲丘/台北報導

塑膠微粒(圖/翻攝自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

▲塑膠微粒(圖/翻攝自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最近整理了一項能夠偵測人體內塑膠微粒的新突破方法,來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最近利用了新的特殊研究方法分析物質加熱後的變化及產物,從22位健康受試者的血液樣本中,偵測出17位的樣本中含有大於700奈米大小的塑膠微粒。國內專家認為,過往技術僅能定量塑膠微粒的顆粒數,這項新突破能精確定量出每單位體積血液中塑膠微粒的質量,將來更有助於了解塑膠微粒對人體的影響。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指出,今年3月24日,來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 的海瑟.萊絲莉(Heather A. Leslie)研究團隊,在《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上發布了最新研究,研究者使用特殊方法分析物質加熱後的變化及產物,從22位健康受試者的血液樣本中,偵測出17位的樣本中含有大於700奈米大小的塑膠微粒。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林家驊表示,過往技術僅能定量塑膠微粒的顆粒數,而此研究建立的偵測技術,能偵測大小為700奈米以上的塑膠微粒,有助於精確定量出每單位體積血液中塑膠微粒的質量,大幅提升定量的準確性,可降低檢測樣品被外來的塑膠微粒干擾。他肯定研究有助於更準確以動物或細胞實驗,評估塑膠微粒的毒性效應。

台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邱惠雯則認為,雖然沒有強烈證據可證明塑膠微粒對人體的危害,但她過去的研究也發現在體外細胞和小鼠實驗中,聚苯乙烯的塑膠微粒會在腎臟細胞累積,並且誘發腎臟細胞發炎。這項研究,目前僅可檢驗血液中大小在700奈米以上的塑膠微粒,還暫時無法用來偵測更小粒徑以及累積在器官中或排泄出去的塑膠微粒。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陳裕政表示,過去缺乏塑膠微粒在人體的暴露資料,尤其是血液樣本。此研究為後續釐清塑膠微粒透過血流循環到達其他組織與器官的狀況,搭起重要橋梁。他也強調,環境中的塑膠微粒暴露,與一般人的健康危害或毒理反應等關聯性,還需更多研究證實。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也提醒,由於這項研究僅有22個受試樣本,乍看之下有8成民眾身體有塑膠微粒殘留,但還不具有足夠的代表性,還需要有更多樣本的後續研究才能更了解人體實際的塑膠微粒殘留情形。

塑膠微粒(圖/翻攝自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

▲塑膠微粒(圖/翻攝自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