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大事!開封沒冷藏 肝膽醫吃進「黃麴毒素」得肝癌
  • A-
  • A
  • A+

記者陳弋/綜合報導

蕭敦仁醫師提醒,花生沒有冷藏,在室溫下容易產生黃麴毒素,吃多恐導致肝癌。(圖/擷取自YouTube-醫師好辣官方頻道、Unsplash)

▲蕭敦仁醫師提醒,花生沒有冷藏,在室溫下容易產生黃麴毒素,吃多恐導致肝癌。(圖/擷取自YouTube-醫師好辣官方頻道、Unsplash)

黃麴毒素由黃麴黴菌所產生,具有肝臟毒性及致癌性,除了花生及花生製品,還可能出現在玉米、豆類、五穀雜糧、堅果類、乾貨、醃漬類食物中,保存不良便很容易遭黃麴毒素污染。一名肝膽腸胃科醫師因診務繁忙,長時間吃花生充飢解饞,黃麴毒素不知不覺在體內累積,出現症狀時肝腫瘤已經破掉。

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上節目《醫師好辣》說一個「土豆伯」的故事,主角就是他的老師,當年有許多病患遠從中南部北上就醫,「土豆伯」視病猶親,如果是早上8點開始看診,他動輒看到下午3、4點,若是晚上6點的門診,經常看到深夜12點、1點。

根據蕭敦仁的說法,老師時常長時間為病患看診,期間肚子餓了就吃花生,跟診的護理師甚至會幫忙準備。沒想到就在54歲那一年,「土豆伯」覺得右上腹怪怪的,自己掃超音波,一看嚇一跳,肝臟竟長出一顆腫瘤,後續檢查發現惡性腫瘤已經破裂,還在出血。

蕭敦仁表示,老師的故事讓大家非常震驚,居然連肝膽腸胃科醫師自己也罹患肝癌,進一步探究原因,老師本身有B型肝炎,加上每天顧著看病人,雖然健檢抽血GOT、GPT都正常,卻忘記定期做超音波,直到身體不適做檢查,腫瘤已經長到一個程度了。

肝病分為3大類:病毒性肝炎(A、B、C、D型肝炎)、化學性肝炎(喝酒、吃藥、黃麴毒素等)、代謝性肝病(如脂肪肝)。蕭敦仁指出,如果同時罹患上述2類肝病,進一步惡化的風險就會加乘,他的老師除了B肝,還長期經由花生攝入黃麴毒素,加總起來造成肝癌。

蕭敦仁說明,北方天氣相對乾冷,花生食品不常驗出黃麴毒素,在天氣暖熱的台灣,保存溫度一超過12度,黃麴毒素便容易產生,因此花生一拆封若沒吃完,一定要放進冰箱冷藏,花生儲存於室溫,幾乎都能驗出黃麴毒素。

營養師劉怡里透露,有肝癌患者坦言常常吃花生配酒,剛好肝癌其中一大危險因子就是黃麴毒素。每次談到黃麴毒素導致肝癌,花生往往成為眾矢之的,她澄清,出問題的其實不是花生本身,而是大家的儲存方式。

劉怡里說,國人愛吃花生、堅果,有時候開封之後沒吃完,直接放在室溫下,由於台灣天氣偏潮溼、高溫,放在室溫下的花生很容易產生黃麴毒素,可怕的是黃麴毒素無色無味,根本吃不出來,也不會因此察覺食物壞掉,所以存放時要特別注意溫度。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