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泳30多年不菸不酒 「陽明山大縱走1日行紀錄保持人」驚罹肺腺癌
  • A-
  • A
  • A+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陽明山國家公園東西大縱走1日行紀錄保持人、抗癌鬥士蔡勝進(右)鏖戰肺腺癌多年,歷經多次骨轉移,接受無數次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健康狀況趨穩。(圖/台灣癌症基金會授權)

▲陽明山國家公園東西大縱走1日行紀錄保持人、抗癌鬥士蔡勝進(右)鏖戰肺腺癌多年,歷經多次骨轉移,接受無數次標靶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健康狀況趨穩。(圖/台灣癌症基金會授權)

肺癌連續13年高居國人癌症死因首位,以癌症死亡人數結構來看,每5個癌症死亡者就有1人是肺癌。每年不僅有上萬人死於肺癌,同時更有超過1.6萬人確診肺癌。值得注意的是,罹患癌症和一個人養不養生沒有絕對的關係,台灣癌症基金會抗癌鬥士、陽明山國家公園東西大縱走1日行紀錄保持人蔡勝進每天晨泳,熱愛登山,且不菸不酒,某一次健檢竟發現肺腺癌上身。

肺癌初期無任何症狀,臨床晚期確診的比例偏高,死亡率因此居高不下。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響應8月1日世界肺癌日,全民應正視肺癌的威脅,高風險族群務必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

台灣癌症基金會第15屆抗癌鬥士蔡勝進服務教職29年,退休後從事志願服務工作15年,作息規律,不菸不酒。30多年來每天保持晨泳習慣的他喜歡爬山,登頂國內百岳50座,更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東西大縱走1日行紀錄保持人。

在幾年前的一次例行健檢中,行事謹慎的醫師為蔡勝進安排胸部X光檢查,沒想到一照發現左肺有陰影,隨即進行電腦斷層及穿刺檢查,居然是肺腺癌。醫療團隊為他切除左肺下葉,施行化學與標靶治療,但癌細胞並未停止侵蝕的腳步。蔡勝進又經歷多次骨轉移,再撐過無數次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和折騰人的副作用,健康情況好不容易恢復穩定。

根據國健署統計,肺癌第一期5年存活率約9成,到了第二期還有6成以上,第三期則降至近3成,如果第四期才就醫,5年存活率剩1成。賴基銘說明,肺癌初期無症狀,身體出現異狀就醫幾乎都是晚期,此外國人多少抱持「吸菸才會得肺癌」的迷思,然而國內有超過半數的肺癌病友不吸菸,9成女性肺腺癌患者不吸菸。

一般認為吸菸會增加肺癌風險,國內吸菸率逐漸下降,肺癌發生率卻持續上升。賴基銘指出,其實還有很多生活中隱藏的風險,包括廚房油煙、室外廢氣、PM2.5、致癌工作環境等,令人防不勝防。尤其女性因為家庭角色的關係,常常身處充斥致癌因子的環境(廚房油煙、焚香、室內二手菸等),提高女性和非吸菸者肺癌發生率。

檢測自己是否為肺癌高風險族群

◆抽菸史超過30包年(含戒菸時間未超過15年者)

包年計算方式:每天抽菸___包×抽___年= ______包年

◆有肺癌家族史者(一等親或是家族內有一位以上肺癌病患)

◆有肺部病史者(如肺部慢性發炎疾病、肺結核、慢性肺阻塞症等)

◆暴露於氡氣環境或特定職場環境工作者(如金屬業、冶礦業、石油化學工業、石綿接觸者或長期暴露在粉塵、油煙、棉絮、化學物質、輻射環境中)

◆長期暴露於PM2.5區域者

◆長期須煮食且無抽油煙機設備者

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民眾定期接受肺癌篩檢。(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民眾定期接受肺癌篩檢。(示意圖/擷取自Pixabay)

除了傳統認知的菸害,油煙、職場環境、家族基因都可能導致肺癌。賴基銘提到,近期愈來愈多研究發現,空污已成為嚴重肺癌風險潛在因子之一,PM2.5暴露愈高的區域,罹患肺癌等肺部疾病的人數隨之增多。空污每年造成全球700萬人死亡,不僅肺部,心臟、腦部也會受害。

賴基銘強調,從去年開始,國民健康署啟動肺癌早期偵測計畫,提供「肺癌家族史」和「重度吸菸者」兩大高風險族群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篩檢;台灣癌症基金會也特別推動「女性弱勢家庭肺癌篩檢支持計畫」,只要年滿40歲具有低收、中低收入戶證明或清寒證明的女性,且符合上述 「肺癌高危險族群列表」六項指標中任一指標皆可申請,名額限100名。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