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醫生的話!喉嚨附近「白白的」拒絕檢查 放3年變紅變爛:口腔癌
  • A-
  • A
  • A+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林泰興醫師上電視分享口腔癌病例。(圖/擷取自YouTube-醫師好辣官方頻道)

▲林泰興醫師上電視分享口腔癌病例。(圖/擷取自YouTube-醫師好辣官方頻道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口腔癌、口咽癌及下咽癌為台灣男性惡性腫瘤發生率的第4位,每年有超過8000人罹患口腔癌,其中9成是男性。牙科醫師林泰興表示,曾發現患者喉嚨附近白白的,疑為癌變前兆,可是患者不以為意拒絕檢查,3年後真的確診口腔癌。

很多牙醫在為病患診療口腔問題時,通常會順便看一下喉嚨附近黏膜的狀況,牙科醫師林泰興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臨床見聞,曾有一名男性患者來檢查牙齒,他發現男子喉嚨附近的黏膜有一點白白的,當下就懷疑是口腔癌前病變,因此建議對方去口腔外科檢查。

紅脣族罹患口腔癌的機率特別高,這名患者據稱也有嚼食檳榔的習慣,且老婆才剛生小孩,聽到牙醫說有可疑白斑嚇得半死,拒絕回診。直到3年後,男子帶著小孩一起去診所檢查牙齒,被林泰興認出,問他有沒有去檢查口腔,忌疾諱醫的他坦言不敢看,應該沒有大礙。

林泰興請他躺下張開嘴巴,「不看還好,一看發現,原本白白的地方已經變成紅紅爛爛的,進展愈來愈不好」。醫生建議男子趁年輕儘早處理,愈早治療預後愈好。所幸在太座的堅持下,該名病人去看了口腔外科,經檢查證實是口腔癌,不幸中的大幸是初期,切掉就沒事了,後續也戒掉嚼檳榔的惡習。

右側後臼齒區口腔癌,白斑清楚可見。本圖為其他病例。(圖/安南醫院提供)

▲右側後臼齒區口腔癌,白斑清楚可見。本圖為其他病例。(圖/安南醫院提供)

口腔顎面外科專家蔡國陽醫師表示,口腔癌指發生在口腔部位的惡性腫瘤,90%屬於鱗狀細胞癌,國內患者好發的部位是舌頭及頰黏膜。口腔癌危險因子包括嚼食檳榔、吸菸、喝酒、陽光照射、蛀牙、不當的假牙、不良的口腔衛生、 長期營養不良。

蔡國陽指出,口腔癌好發於45歲以上,但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且以男性居多,常見警訊包含:口腔內部或周圍有腫脹、硬塊、脫皮落屑或顏色改變;嘴唇或口腔有長期不癒合的口腔黏膜潰瘍(持續超過2週);口腔或附近發生不明原因麻木感、疼痛或觸痛;口腔內不明原因出血;口腔黏膜出現白斑或紅斑;舌頭活動度受阻;頸部有不明原因腫塊;牙關緊閉或張口困難;吞嚥或咀嚼時感到困難或疼痛;牙齦腫脹造成假牙固定不良或不適;拔牙傷口持續無法癒合。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