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程正邦報導
▲冰箱並非萬能,塞滿容易耗電,而且有些食材不適合'冷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冰箱雖然冰箱能延長食材保存期限,是現代家庭不可或缺的電器,但並非所有食物都適合冷藏,如果不加篩選就把食物一股腦塞進去,可能會讓冰箱變成「食物墳場」。營養師高敏敏近日在臉書列出7種常見食材,若不當冷藏,不僅影響口感,還可能加速腐壞、滋生細菌,對健康造成威脅。
▲許多網人都有蜂蜜放冰箱結塊的慘痛經驗。(圖/pixabay)
高敏敏說明,蜂蜜在低溫下容易結晶,會變得難以舀取;番茄、黃瓜等不耐冷的蔬菜,一旦冷藏反而容易軟爛變質。柑橘類水果則因冰箱濕氣滲入果皮,容易導致果肉腐壞。
▲柑橘放冰箱,果皮會吸收水氣,反而容易腐壞。(圖/記者許雅惠攝影)
而像大蒜、薑、洋蔥這類食材,若放入潮濕的冷藏環境,不只容易發霉、腐爛,還可能產生異味或孳生細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白飯,若放進冰箱冷藏,反而可能變成「細菌的溫床」。
▲吃不完的白飯應該冷凍,而非冷藏。(圖/翻攝自JA全農推特)
針對這些食材的保存方式,高敏敏也給出建議:蜂蜜應放在陰涼處保存;柑橘、番茄、黃瓜、大蒜、薑、洋蔥等則應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以防潮濕引起變質。至於白飯,若煮好後兩小時內無法吃完,最好直接冷凍,才能有效防止細菌滋生。
▲許多網友訝異,原來番茄也不能冷藏。(示意圖)
她強調,若使用冰箱不當,原本為了延長食物壽命的設備,反而可能成為導致食物變質的兇手。呼籲大家養成正確的保存習慣,讓食材保持新鮮與營養,避免因保存不當而影響健康。
臺大毒理所陳佳煌博士也曾提到,肉品不論放進冷藏還是冷凍,都只能「抑制細菌滋生」,並非不滋長細菌,若是時間一久,肉品還是有可能腐壞。對於老一輩總認為,若要冷藏剛煮好的食物,先放涼再拿去冰,不然冰箱容易壞掉,不過要注意的是,熱食在降溫過程中,降到約30至40度左右,正好又回到適合細菌滋長的條件,建議民眾煮好食物,還是儘早放進冰箱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