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吃錯變胖又脹氣!營養師揭「配2物」:鏟油、助消化
  • A-
  • A
  • A+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粽子熱量高,吃太多恐變胖、消化不良。營養師方慈聲分享6個健康吃粽子的方法。(圖/PIXABAY)

▲粽子熱量高,吃太多恐變胖、消化不良。營養師方慈聲分享6個健康吃粽子的方法。(圖/PIXABAY)

端午節即將到來,許多人會吃粽子應景,但吃太多不僅容易變胖,也不利於消化。營養師方慈聲分享健康吃粽子的6大招,除了控制份量外,餐後搭配「水果或茶飲」有助於鏟油與促進消化。另外,有3類族群吃粽子時須特別注意,以免引發身體不適。

方慈聲在臉書粉專表示,粽子分為「鹹粽與甜粽」兩種,一顆鹹粽的熱量約500至600大卡,甜粽則約200至300大卡,熱量都偏高。若不小心吃太多,不僅熱量爆表,還可能導致血糖飆升。因此建議民眾應控制份量,一天最多吃一顆粽子,並避免正餐再攝取澱粉類食物。

再來是,正餐要攝取足夠的纖維,至少一碗蔬菜;沾醬不淋上粽子,另外沾取,好控制份量;盡可能在運動後吃粽子,降低熱量負擔;飯後吃水果幫鏟油,例如奇異果、百香果、鳳梨、莓果;餐後可以搭配茶飲,例如薄荷茶、綠茶、檸檬水,有助於消化。

方慈聲也提醒,3族群吃粽子須特別注意,首先是「易脹氣、消化不好者」,建議1次吃半顆,進食速度要慢,搭配低產氣食物,例如菠菜、豆芽、牛番茄,且別一邊吃一邊聊天,咀嚼時減少空氣吞入;再來是「高血脂、血糖不穩者」,同時搭配蔬菜,有助於穩定血糖,避免高熱量食材,不加肥肉、花生粉、醬料;最後是「腎臟疾病」,一天分量最多1顆,選水煮白米粽,不沾醬料,減少鈉的攝取。

點擊收看【完整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g_iUTnqGcw&t=31s
▼醫曝「四季食譜」嚴防腸胃病!"白髮狂長、眼袋超肥"腸胃不佳「6大特徵」報你知!(影片來源YouTube-祝你健康頻道,若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