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防腐劑=安全?食安專家揭「驚人真相」:它們更傷身、害命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食安專家文長安表示,一般多以為防腐劑最毒,但標榜「不含防腐劑的食品」更危害人體健康。(示意圖/Pixabay)

▲食安專家文長安表示,一般多以為防腐劑最毒,但標榜「不含防腐劑的食品」更危害人體健康。(示意圖/Pixabay)

現代人常吃加工食品。食安專家文長安表示,一般多以為防腐劑最毒,但標榜「不含防腐劑的食品」更毒,因為食品業者常因此使用更多添加物,雖然個別添加物均「合法」,但這些添加物多為「複方添加物」,毋須查驗登記,因此對人體的危害更難以預測。「因此,看到標示『不含防腐劑』的東西,絕對不要買!」

文長安曾任前衛生署食品衛生處技正,具有25年的資歷。被稱作食安專家的他,在健康頻道分享多年來接觸食品工廠、餐廳的經驗,他特別強調,市售加工食品、超加工食品的人工添加物問題。

防腐劑不是最毒!複方添加物更危害健康

文長安表示,就食品添加物而言,約可分為18類,其中一類是防腐劑,但防腐劑不是最傷害健康的添加物,「複方添加物可能比防腐劑更危害健康。」

他表示,就食品稽查而言,以前食品添加劑,無論單方或複方,都需查驗登記、受管制;但民國89年9月28日後,複方食品添加劑不須查驗登記,食品業者自然會使用複方食品添加劑,因此現行的食品添加物99%均為複方,而非單方食品添加劑。

使用複方添加劑的食品 會破壞腸道好菌、害慢性發炎

文長安表示,天然食物或簡單加工的食物,較容易在胃中被胃酸分解,但使用複方添加劑的加工食品,會讓食品產生緩衝性,不容易被胃酸破壞、分解,因而直接會影響腸道菌相,抑制腸道好菌數量,因此近年來的研究指出,常吃超加工食品的人,容易慢性發炎,男性的精蟲數量則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