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有些人半夜睡到一半突然驚醒、心跳加速,恐是健康出問題,千萬別輕忽。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夜間驚醒並非「壓力大」或「作夢」所致,可能潛藏疾病警訊,包括睡眠呼吸中止症、心律不整等心臟問題、胃食道逆流、焦慮與憂鬱症、低血糖。
黃軒在臉書粉專指出,不少人經常半夜突然驚醒,出現心跳加快、滿身大汗的狀況,夜間驚醒在醫學上常與「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有關。正常睡眠應經歷淺眠,再來是熟睡、快速動眼期(做夢),若中途常被「喚醒」,代表身體或大腦在夜裡受到干擾。
黃軒提醒,夜間驚醒可能潛藏疾病警訊,首先是「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症狀包括打呼、睡夢中呼吸暫停、早上頭痛,由於上呼吸道阻塞,導致缺氧,因而被大腦強迫「叫醒」,研究更指出,OSA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也跟著顯著上升。
再來是「心臟問題」,例如心律不整、心衰竭或心絞痛,都可能讓人在夜間驚醒,部分的人會出現胸悶、心悸,甚至伴隨呼吸困難,而夜間心臟症狀常是冠心病的早期信號。還有「胃食道逆流」,當胃酸跑上食道,導致半夜常突然被「火燒心」驚醒,平躺時更容易發作,導致反覆驚醒、睡眠品質下降。
另外是「焦慮與憂鬱症」,情緒疾病不只影響白天,夜間也會干擾大腦放鬆機制,典型表現為淺眠、多夢、半夜易醒後難再入睡。最後是「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半夜出冷汗、心悸、餓醒,可能是血糖太低所致,常見於打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的患者。
黃軒表示,平時可以自我檢測,觀察1週內是否出現大於或等於3次的夜間驚醒、是否伴隨胸悶、呼吸困難、強烈胃酸逆流、白天有沒有出現嗜睡、專注力下降、情緒不穩的狀況,若答案多數「是」,應考慮做檢查,別以為夜間驚醒只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