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1情況」=40歲罹癌!心梗、腎病、失明接著來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一篇研究指出,越早確診糖尿病越短命,例如30歲確診者的預期壽命少14年,在高收入國家,這種壽命損失等同於40歲罹癌。(示意圖/資料照)

▲一篇研究指出,越早確診糖尿病越短命,例如30歲確診者的預期壽命少14年,在高收入國家,這種壽命損失等同於40歲罹癌。(示意圖/資料照)

一般認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慢性病,但近期一篇重量級綜述指出,40歲前確診第二型糖尿病的人,可能會比同齡人少活10~14年。越早確診糖尿病,越短命,例如30歲確診者的預期壽命少14年,40歲少活約10年,50歲少活約6年。在高收入國家,這種壽命損失等同於40歲罹癌。

經常分享醫藥、健康新知的臉書粉專「藥時事」表示,所謂「早發」是指40歲前確診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而非常見的退休族群的血糖問題。早發型糖尿病患通常與肥胖、不良生活型態、家族病史、胰島素抵抗有關,而且發病時間長、控糖困難、更早出現併發症、面對職場(家庭、心理)壓力更大。

《刺胳針》該篇綜述強調,這群人的腎病、視網膜病變、心血管疾病全都提早報到,且更頻繁地發生重大併發症。

◆以腎臟病為例:

美國研究追蹤20歲就罹病的青少年,發現15年內有超過54%出現腎病(蛋白尿中度增高)。相較下,50歲發病的糖尿病患在10年後才有超過25%出現腎病。因此,青少年患者的腎病發展不僅提早也更猛烈。另一項北美研究更指出,若在20歲前確診糖尿病,洗腎機率比45歲確診的人高出4~8倍。

◆視網膜病變:

研究發現,青少年患者在發病後7年,近一半已出現視網膜病變。另一研究也發現,中老年患者6年後,病變率僅為22%。

◆心血管風險:

瑞典全國登記研究發現,相較於沒有糖尿病的同齡者,40歲前確診者罹患缺血性心臟病風險增加4.3倍,中風風險增加3.6倍,心臟衰竭風險增加4.8倍。

因此,年輕發病的糖尿病會讓人壽命大減。該篇綜述發現,糖尿病診斷時間越早,壽命越短,形成線性劑量反應關係,每提早10年確診,壽命少活3~4年。例如30歲確診的人預期壽命少14年,40歲確診少活約10年,50歲少活約6年。「在高收入國家,這種壽命損失等同於40歲罹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