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整形近年在台灣蔚為風潮,醫美診所遍地開花,不過醫療糾紛並不少見。41歲的林小姐日前在北市信義路上某醫美診所接受抽脂及脂肪填補手術後,當晚返家即出現嚴重不適,經送醫確診急性腎衰竭並併發多重器官衰竭險死,至今仍需規律透析,恐將長期依賴洗腎。質疑診所企圖切割責任,主治醫師又將責任推給麻醉醫師,凸顯醫療機構內部管理嚴重失序;立委陳昭姿則認為診所醫療管理有重大疏失,呼籲政府加強監管。
林小姐及其家屬今(4)日在立委陳昭姿陪同下召開記者會,揭露上述醫美業者醫療疏失。林小姐說,該診所謝姓主治醫師為其進行抽脂與脂肪填充手術後,她全身癱軟,必須由丈夫與診所人員攙扶離開。診所僅以「麻醉未消退」搪塞,但返家後她卻持續高燒、嘔吐、意識恍惚,甚至無法正常如廁,最終被緊急送醫,導致其發生急性腎衰竭、休克並合併多重器官衰竭。
林小姐說,從未想過一次單純的醫美手術,竟將人生推向死亡邊緣。雖撐過病危,但如今必須每週三次規律洗腎,可能終生依賴透析維生。她的雙腿留下大面積疤痕、腳趾壞死需反覆治療,心肺因休克受損,體能嚴重下降,生活難以自理,工作與家庭責任亦全數中斷。然而,事後診所卻企圖切割責任,主治醫師又將責任推給麻醉醫師,凸顯醫療機構內部管理嚴重失序。

林小姐丈夫表示,事發後診所與醫師互相推諉,診所聲稱主治醫師只是「租借場地」,主治醫師則指責麻醉醫師用藥不當;更離譜的是,手術費用高達35萬元卻以現金支付,診所至今未開立收據。
陳昭姿則表示,無論醫師與診所間是雇傭還是承攬關係,對病人而言,醫療契約的締結對象始終是診所。醫事司能認同診所僅以「租場地、租開刀房」之名,便規避所有醫療責任嗎?她另指出,HES類成分藥品屬於需要做風險管理計畫的藥品,用於抽脂手術是否恰當?要求主管機關調查並整頓醫美產業亂象。

對此,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此案就了解目前已往司法跟行政並行做責任釐清與違規事實查明,如有牽涉到刑民法的過失責任,會由司法單位來做最後認定;行政部分我們已做查處,昨(3)日北市衛生局稽查小組已到該診所裡做資料搜集跟必要查核。
她說,美容醫學手術上有考量對民眾風險較大,除一般法規外,有要求醫療機構對於要做抽脂、自體脂肪移植等特定手術,是得先提報計畫給衛生局來做登記取得核准,診所才能執行;並且執行醫師有資格要求,得做特定訓練加強,並要有緊急後送(醫院)的計畫。
另,醫療機構責任如何釐清一事,在法規上,每一個診所開業時要衛生局做登記,關鍵人物為「負責醫師」,就管理法規上架構有要求負責醫師要負起所有督導責任,這點我們會以診所負責醫師來進行。劉玉菁說,中央與地方衛生局會查明該診所是否有確實依照法規來進行,若無,則照蒐集到的事實結果來做認定跟嚴懲。
該診所今日也發出聲明,關於林女士於114年6月21日於本診所接受謝醫師團隊,進行抽脂手術,術後導致不良反應事件,本診所深感遺憾與不捨,願盡最大努力協助患者與家屬處理後續身體復原與補償事宜。本診所特在此聲明,如有應負之責任,絕不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