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重演新冠?立百病毒「宿主又是蝙蝠」 致死率75%、初期像小感冒
  • A-
  • A
  • A+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左)指出,今年共計採購686萬多劑三價流感疫苗。(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左)指出,今年共計採購686萬多劑三價流感疫苗。(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致死率高達75%的「立百病毒」引發國際關注!南韓日前將其列為第一級傳染病,針對自印度、孟加拉入境旅客加強檢疫。台灣疾管署今(9)日回應,立百病毒主要的自然宿主為蝙蝠,中間宿主主要是豬、牛等動物,雖然國內尚未出現病例,且與印度蝙蝠種別不同、養殖環境風險低,但已將立百病毒列為重點監測疾病,並持續嚴密關注疫情發展。

南韓將「立百病毒感染症」列為第一級傳染病,未來不分韓國或外籍人士,從印度和孟加拉入境韓國的旅客,若有發燒、頭痛等症狀,都必須透過Q-CODE檢疫系統或健康狀態問卷向檢疫官申報。確診及疑似感染者也必須立即通報,並接受隔離及接觸者追蹤等流行病學調查。

疾管署署長羅一鈞表示,立百病毒集中在印度跟孟加拉這一帶,雖然可能有零星個案是在馬來西亞,但整體而言,國際疫情和流行病學並沒有明顯的改變。他認為韓國可能是因為與南亞的交流較為密切、頻繁,因此預先把立百病毒提升為法定傳染病,未來會持續觀察國際疫情的變化,台灣也不排除將立百病毒列為法定傳染病。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今(9)日說明,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時,將立百病毒感染症列為可能會引發國際公共衛生事件的疾病,國內雖然未將它列為法定傳染病,不過仍列為重點加強監測的疾病。從2018年監測至今,國內並未有通報病例,目前仍會持續監測。

曾淑慧提到,立百病毒主要的自然宿主為蝙蝠,中間宿主主要是豬、牛等動物,之所以感染到立百病毒,可能是人類接觸到生病豬隻或相關分泌物,或是食用到蝙蝠尿液污染的食物或水果。

曾淑慧指出,台灣雖然有蝙蝠,但農業部並沒有監測到立百病毒,且台灣蝙蝠與印度蝙蝠種別不同,兩種蝙蝠並沒有互相來往。此外,台灣養豬場目前透過現代及科學化養殖,豬隻接觸到蝙蝠分泌、排泄物,或是食用到蝙蝠的排液汙染食物,風險相對較低。疾管署將持續監測國際疫情,若有升溫不排除列為法定傳染病。

感染專科醫師吳怡慧指出,人類感染立百病毒,初期症狀會像小感冒,包括發燒、頭痛、喉嚨痛等,但如果被立百病毒完全侵蝕,就可能進入腦炎狀態,也就是意識混亂、抽搐、昏迷等症狀;她提醒,立百病毒潛伏期落在4至14天,死亡率高達40%至75%。

該如何預防立百病毒,吳怡慧建議,應避免接觸病死動物、勤洗手、保持衛生、出現發燒或神經症狀時立即就醫、配合隔離與檢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