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提到澱粉,一般人會想到發胖、血糖高,但醫師李思賢大力推薦「黑米」這款澱粉。他表示,因黑米結構完整、富含纖維和抗氧化物質,例如保留了外層的糠皮和胚芽,使其膳食纖維遠高於白米、紫米,能延緩葡萄糖吸收,也能增加飽足感,非常適合減重者。此外,黑米還富含強大的抗氧化物質「花青素」,能對抗發炎、保護心血管。很多研究還發現,黑米的抗氧化力超過藍莓。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其臉書表示,黑米在血糖反應的表現很突出,其升糖指數(GI)約42~50之間,屬於低GI食物,有助於需要控糖的人。這是因為黑米含有較多直鏈澱粉,較難被酵素分解,因此消化速度慢。相反地,糯米、紫米這類澱粉幾乎全是支鏈澱粉,分解快、吸收快,會使人血糖就容易快速上升。
李思賢表示,黑米煮熟後有堅果香氣和嚼勁,完全不同於白飯的軟糯質地。這樣的口感一開始需要時間適應,但正因米粒比較硬,咀嚼時間拉長,反而更容易帶來飽足感。
他並提醒,黑米雖是好澱粉,但仍需注意一些細節。
1. 因為纖維和植酸含量高,若突然吃太多,有些人會脹氣或消化不良,需要循序漸進地適應。
2. 黑米畢竟仍是碳水化合物,血糖敏感者食用時,最好搭配蛋白質和健康油脂,才能讓血糖曲線更平穩。若將黑米煮完、冰過後再食用,對血糖值會更穩定。
李思賢表示,黑米是一種既能穩定血糖、又能提供抗氧化力的慢澱粉,和常見的白飯、麵有本質上的不同。它不只是一碗飯,而是一種能讓人延緩老化、改善代謝的健康食材。民眾不妨試著讓黑米取代部分白飯,將可發現飽足感更持久,血糖更穩定,連身體狀態都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