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運動就有S曲線好迷人?中醫師:小心「下交叉綜合症」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擁有S形曲線的好身材,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目標,隨著武漢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健身民眾又開始恢復上健身房。然而有些人就算不運動,也會有類似的體態,中醫師表示,這不是天生麗質,有可能是「下交叉綜合症」帶來的錯覺,嚴重時還可能造成脊椎滑脫的問題。

▲中醫師楊宗翰呼籲,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隨時維持正確的姿勢,建議可做抱膝、瑜珈、腹肌3動作,讓身體適時伸展。(圖/楊宗翰提供)

開業中醫師楊宗翰表示,據健保統計,2019年肩頸背痠痛的就醫人數逾百萬人。而低頭滑手機、上班族駝背打電腦、久坐久站等不良姿勢,都是造成酸痛問題比例居高不下的原因。而久站久坐的姿勢會使腰部與大腿的肌群緊繃,在身體前後肌肉張力不平衡的情況下,會使「骨盆前傾」,而誤認自己有翹臀,久而久之將引起腰膝痠痛,嚴重時更容易有雙腳麻痺與脊椎滑脫的問題。

他說,骨盆周圍有4組大肌肉,包括前側的腹肌、髂腰肌、後側的豎脊肌與臀肌,以維持骨盆的中立位置;若因疲勞受傷或姿勢不良而造成筋膜的張力失衡,即腹肌、臀肌太鬆,豎脊肌和髂腰肌太緊,會將骨盆向前拉,就出現下交叉綜合症。

據臨床上統計,此症狀常出現在約30至50歲的民眾,特別是有肚腩的男士、常穿高跟鞋的女性等,都是好發族群。

在治療上,中醫可藉由「針撥」處理。楊宗翰說,針撥是中醫傳統針刺的基礎,從針灸、刺絡、針挑、皮刀、針刀等手法而循序演進轉化;使用刃口直徑約0.35mm的扁針,對攣縮僵硬的軟組織做壓力的釋放,並配合伸展或牽拉,使緊繃的肌群放鬆,增進血液循環。此針略粗於傳統針灸針,經高壓無菌消毒,為一次即丟式用針。

此外,對於無力的肌群,應給予適度的強化訓練,至於歪斜偏差的椎體也需矯正復位,以恢復全身的動態平衡。

不過,針撥非每個人適用。楊宗翰說施術前後有2注意事項:來診前曾過度熬夜、體質極虛、懷孕或有過暈針、 血壓不穩定、心臟病、糖尿病等,應主動先告知醫師;而在術後3天內,應保持施術部位清潔乾燥,避免泡澡、做指壓、推拿等,預防感染發炎。

楊宗翰呼籲,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隨時維持正確的姿勢,他建議可做以下抱膝、瑜珈、腹肌3動作,讓身體適時伸展:

1、抱膝運動,雙手抱膝拉向胸口,來放鬆下背肌群。

2、瑜珈橋式,平躺將臀部抬起使身體呈一直線,以鍛鍊臀部肌肉。

3、腹肌訓練,雙手支撐保持身體平衡,將腳往身體內縮使腹肌收縮。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