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某大樓5人確診 醫揭「電梯」易染疫關鍵:不只按鈕
  • A-
  • A
  • A+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

高雄市鳳山區某大樓共有5人確診,兩戶分別在3樓、7樓,彼此間不相識,怎麼會交叉感染,經過疫調之後,高雄市衛生局認為感染途徑應是在「電梯」當中,對此,重症醫療專科醫生黃軒臉書粉專指出,電梯是一個「封密式的箱子」,病毒就在內群魔亂舞,染疫的危險因子不只「電梯按鈕」!

▲大樓電梯易染疫,危險因子不只電梯按鈕,還有「梯內風扇」。(圖/翻攝自pixabay)

黃軒表示,若沒有戴口罩,在電梯内,即便大家都沒有說話,沒有互動下,還是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且就算電梯沒有人,「如果你的社區已經是大傳播的地區,只要在電梯內,不管有沒有人,不戴上口罩,你就有可能會被感染!」這危險因子就是「電梯內的按鈕」,但還有另一大恐怖關鍵。

黃軒指出,電梯就是一個「封密式的箱子」,只要一啓動電梯,「梯內風扇」一旋轉,電梯內濃度超標的病毒,就可能呈現群魔亂舞在電梯內,電梯在無形中,就成了重要的感染重要地點!

有研究人員假設,半徑為5 µm氣溶膠飛沫,大約有一個病毒顆粒,在電梯內,且沒有戴口罩下,一個COVID19 患者大聲說話,每分鐘可能產生多達「幾十萬顆」含病毒顆粒的飛沫,一個咳嗽,更可以產生達「百萬顆飛沫」;在每立方米容積為10-15的電梯內,一名感染者說話或咳嗽後,我們如果吸入的空氣容量,約 40 升/分鐘,意味著,我們每分鐘可能吸數十至數萬個顆病毒顆粒。

也有研究論文指出,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距離,在電流風扇吹動下,最遠可達4.5公尺,至少在30分鐘內仍可漂浮在電梯密閉內空氣中,所以,你不要以為電梯有在移動,它就是通風,也許那時只是把地板,牆面上和空氣中顆粒,再次被你按下按鈕的時刻,又再擾動起來而已!

▲為降低染疫機率,黃軒醫師建議,「入電梯前,戴好口罩;出電梯後,消毒雙手」。(圖/黃軒醫師提供)

如何降低感染機率?黃軒建議,進電梯前記得先「戴口罩」,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何時會有確診者,在你未入電梯時,已經布滿飛沫病毒顆粒,但很肯定的,只要你啓動電梯,電梯天花板上的風扇,群魔即可隨之起舞。再來,出電梯後記得「勤洗手」,加拿大曾對120個電梯的按鈕和96個馬桶蓋做過的研究發現,電梯按鈕的病菌(61%)比馬桶蓋(43%)更髒,「因為我們太習慣上廁所後會洗手,卻忘了按電梯按鈕後要洗手!」

另外,生活上也有許多小工具,可以減少你和最髒電梯按鈕的接觸,但無論你用什麽方式按電梯,出電梯後,仍記得一定「勤洗手」,因為你剛剛(直接/間接) 都按到電梯按鈕了。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應使用肥皂勤洗手,搭乘大眾運輸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務必戴上口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