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多年未孕就醫竟查出子宮內膜癌!她抗癌成功3年喜當2寶媽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康介乙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癌病例近年來明顯上升,早期檢測、早期治療至關重要。(圖/奇美醫院提供)

▲康介乙醫師表示,子宮內膜癌病例近年來明顯上升,早期檢測、早期治療至關重要。(圖/奇美醫院提供)

女性注意!子宮內膜癌病例有逐年上升趨勢。住在台南43歲的小月結婚多年仍未懷孕,2018年至醫院求診檢查後,赫然發現罹患子宮內膜癌第一期,但她一心想圓媽媽夢,不願意摘除子宮,在婦產科醫師建議下接受高劑量口服黃體素治療,並搭配子宮內膜搔刮術,待病情控制、確定沒有任何殘留癌細胞後,再採多次的人工生殖治療,終於順利受孕,於2021年剖腹產下第1胎,今年再生下第2胎,成為2寶媽。而後進行全子宮切除手術,避免後續癌症復發危機。

奇美醫院婦產部婦科主任康介乙表示,近年來台灣及全球子宮內膜癌病例顯著上升,據最新統計數據,過去30年來全球子宮內膜癌病例增加了超過15%。目前,子宮內膜癌已成為女性中第6大常見癌症。

他說,子宮內膜癌可能發生在各種年齡層女性,最常見的症狀是異常陰道出血,其他症狀包括陰道分泌物增多、骨盆腔疼痛、異常的宮頸抹片檢查或腹部不適等。罹患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會使得子宮內膜癌的罹病率上升外;若本身荷爾蒙失調、遺傳基因、多囊卵巢綜合症、早來初經、太晚停經也會增加其風險。

康介乙也指出,由於晚婚趨勢和子宮內膜癌發病率的增加,未生育婦女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會也顯著上升。臨床結果證實使用保守治療來保留生育能力,在完成生兒育女之後再來做更積極的治療預防復發是可行的 。

而在治療上,子宮內膜癌若早期診斷有助於提高治癒率,但康介乙說無論在哪一期,為徹底清除癌細胞減少復發機率,最佳標準治療方式都建議以手術進行全子宮切除,並依照組織病理結果跟分化程度,決定化療、標靶、免疫等輔助治療計畫。但考量晚婚、癌症年輕化以及部分病人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需求,團隊也會結合婦癌與生殖醫學科,在癌症治療開始前,進行綜合評估和討論,共同為患者制定生育保存的治療策略,包括荷爾蒙治療、凍卵技術和試管嬰兒技術等,讓病人在接受癌症治療後,仍有機會擁有自己的孩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