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一名女子吃飯時先吃足夠的蛋白質,一個月就瘦了5公斤,且腰圍少3吋。(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不少人為肥胖所困擾。營養師趙函穎表示,一名女子只是將進食順序調整為先吃蛋白質、再吃菜,最後吃澱粉,一個月就瘦5公斤,且腰圍少3吋,精神奕奕。趙函穎表示,研究指出,只要先吃蛋白質與脂肪,餐後血糖就可下降27%,就可避免儲存脂肪。
營養師趙函穎在其臉書表示,上述女子是一位非常有執行力的上班族,便當都帶得很完整,五穀飯有菜、有肉、有水果,菜色均衡也都吃完。一週3天的運動,有肌力也有有氧運動,體態維持得很好。但就在半年前因為受傷而無法運動,但仍維持原本的進食食量,因此開始囤積脂肪,半年內胖了8公斤。
她表示,她請女子改變進食順序,未更動任何飲食內容,女子一個月就瘦了5公斤,腰圍少了3吋,效果顯著。方式為先吃蛋白質、搭配蔬菜、最後吃澱粉,如果已經覺得飽,就未必要吃完澱粉。
她表示,根據2020年《Diabetes Care》(糖尿病照護)研究,只要把蛋白質和脂肪放在餐前吃,餐後血糖可以下降平均27%。血糖穩就比較不會有胰島素大幅上升,也比較不會把多餘的熱量轉成脂肪儲存。
醫師蕭捷健也曾在其臉書表示,人吃飯時,若先吃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會分解成胺基酸,胺基酸會刺激腸道分泌腸泌素(就是瘦瘦針的成分),而腸泌素能幫助穩定飯後血糖,讓之後吃進去的澱粉糖分慢慢被肌肉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