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疫苗!「李斯特菌」潛伏期上看70天 4種人重症率高
  • A-
  • A
  • A+

記者陳弋/綜合報導

李斯特菌「怕熱不怕冷」,在冷藏條件下仍可生長和繁衍。(示意圖/記者陳弋攝影)

▲李斯特菌「怕熱不怕冷」,在冷藏條件下仍可生長和繁衍。(示意圖/記者陳弋攝影)

美國今年5月爆發一場和冰淇淋有關的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感染,導致10多個州24人住院、1人不治。專家表示,感染李斯特菌潛伏期最久可達70天,老人、小孩、孕婦、免疫功能低下者染疫重症率較高,且無疫苗可預防。

李斯特菌症(Listeriosis)是一種人畜共通傳染病,主要經由食用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人與人間的直接傳染相當罕見,不過孕婦感染後可經由胎盤傳給胎兒,新生兒也可能在出生過程中因接觸母親產道的李斯特菌而感染。

美國麻州一名婦女今年5月赴佛州參加一場婚禮,當時懷孕11週的她吃了Big Olaf Creamery公司生產的冰淇淋,5月下旬開始出現症狀,6月中旬胎兒不保,還住進加護病房;去年中國廣州也有一名56歲婦女因連續高燒、昏迷就醫,不僅高燒42度,甚至出現抽搐症狀。醫師在她的腦脊髓液中發現李斯特菌,懷疑是食物中毒,家屬指出,她吃掉從冰箱拿出的炒飯後便開始發病。

美國病毒學專家、前美國陸軍研究所病毒系實驗室主任林曉旭指出,生菜沙拉、雞肉、金針菇、生奶等食品都曾檢出李斯特菌,生鮮食品如果沒清洗乾淨,可能遭污染,時不時爆發相關案例。

林曉旭表示,一般健康人群感染李斯特菌,病況通常不會特別嚴重,但往往會有短期高燒、腹瀉、頭痛等症狀;如果感染的是年長者(60歲以上者)、幼兒孕婦免疫力缺失者(包括癌症、慢性疾病患者等),重症住院風險較高。

林曉旭進一步說明,李斯特菌會在腸道上皮細胞表面打洞,影響離子平衡,並跨越腸道屏障進入血液中,甚至會跨過血腦屏障,導致某些患者發生腦膜炎;在孕婦身上,李斯特菌也可能跨越胎盤屏障。有趣的是,李斯特菌會利用細胞裡面的纖維形成一種纖維化機制,螺旋式地「鑽破」細胞膜,引發跨細胞間的感染。

李斯特菌具有相當的致病性,能經由婦女的產道感染新生兒,引發腦膜炎。(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李斯特菌具有相當的致病性,能經由婦女的產道感染新生兒,引發腦膜炎。(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根據疾管署的資訊,李斯特菌症的潛伏期為3-70天,通常是21天,目前無疫苗可預防。感染後的症狀表現,在免疫低下者、孕婦、新生兒及一般人身上經常有所不同。免疫低下者主要呈現敗血症及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以腦膜炎、腦膜腦炎較為常見)等侵襲性感染的相關症狀,如發燒、頭痛、頸部僵硬、意識混淆、失去平衡感、痙攣等;孕婦多僅呈現類流感症狀,但孕婦感染後可導致流產、死胎或早產;新生兒感染後恐引發敗血症或腦膜炎,可能出現發燒、皮膚紅疹、活動力變差等症狀;一般免疫力正常族群則多只有腹瀉、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

李斯特菌在4度冷藏條件下仍可持續生長、繁殖,必須加熱至72度以上才能殺死,因此熟食、謹慎處理食材並避免污染才是最重要的預防之道。國外曾通報生菜、哈密瓜、未經殺菌程序的乳製品、未經充分加熱的熱狗及火腿等即時肉品及煙燻鮭魚等食品造成李斯特菌感染,國內則曾在生魚片、即食生鮮蔬果、即時肉品等檢出李斯特菌。

疾管署建議高風險族群避免食用低溫保存的肉醬、即食肉類加工品(如熱狗、煙燻海鮮)、即食食品(久放的生菜沙拉、三明治或壽司)、剩菜及未經殺菌程序的乳製品。若要食用應充分加熱。

延伸閱讀
精彩影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