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時間「這長度」最長壽!太長、太短都增加死亡率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充足的睡眠,對人體健康極為重要。(圖/pixabay)

▲充足的睡眠,對人體健康極為重要。(圖/pixabay)

睡眠對人體健康極為重要。醫師張適恆表示,根據研究,成人需要的睡眠時間為7.5~8個小時,且這是最佳時長,每天睡眠時間為此長度的人最長壽,若少於或多於此長度,死亡率都會增加。他並表示,現代人因工作忙碌,深夜仍埋首工作,「但此舉其實反而減損個人整體的生產力。」因為良好、充足的睡眠可以讓大腦的計算能力增加3~5倍。

人睡眠時,大腦的「腦淋巴系統」會藉由讓腦脊髓液流進腦組織,沖洗掉一些白天用腦而產生的代謝毒物,以利隔天的大腦運作。

現有8.1萬訂閱者的急診醫師張適恆,常在YouTube分享醫學新知,並提供最新衛教資訊。他在其YouTube表示,他在2008年擔任台大雲林分院擔任急診科醫師時,因為工作繁忙,每天凌晨才入睡,每天睡眠時間僅5、6個小時,某天半夜突然因眼睛痛醒,且視力模糊。一照鏡子發現,眼睛佈滿血絲。

他表示,他當時一度被眼科醫師認為,可能是視神經發炎,必須排除「多發性硬化症」這一嚴重的自體免疫疾病,此病患者將逐漸失去運動、生活自理、心智能力。所幸,之後進一步檢查確認只是「虹彩炎」,僅須點一週眼藥水即可治癒,但他之後永遠記得當時的恐懼、驚慌。因此,他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作息,尤其是睡眠。

張適恆表示,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讓其睡眠維持足夠的長度,每晚也固定時間入睡。他並強調,「需要睡眠並非軟弱的事情,因為充足的睡眠對個人、社會都是極為有利的貢獻,因為充足睡眠可以讓大腦的計算能力增加3~5倍。」因此,把工作效率不高的夜晚,用來睡眠,才是極有效益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