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黃韻璇報導
▲中國嬰兒器捐議題引發討論。(圖/pixabay)
近日因台灣男歌手Tank在中國召開者會,分享他同時接受心臟與肝臟移植手術的好消息。然而,因為中國長期以來都有強摘器官的醜聞,器官的來源以及中國器官買賣市場再度成了討論焦點。台大婦產科醫師施景中昨(11)日就分享自己接生過「無腦兒」案例,指出國際醫學倫理已有共識,明確禁止以無腦兒作為器官移植來源,也點出中國對於嬰兒器捐令人質疑的倫理問題。
施景中11日在臉書分享,很久以前接生過「無腦兒」,也就是大腦皮質沒有發育,一種神經管缺損無法存活,但其他全身器官都會發育良好的胎兒。孕婦和男友因未成年不敢講,等轉到施景中手裡時已經接近足月生產,她們想讓小孩出生後平靜地走掉,生產前夕孕婦表示想要幫小孩做器官捐贈,算是幫小孩盡一份大愛。
施景中跟小兒科、器官移植小組聯繫,然而以前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於是他詢問國內醫學倫理的權威蔡甫教授,蔡教授聯繫他國外這方面的權威朋友尋求意見。原以為只是簡單的yes 或no的問題,沒想到對方認為這個問題非常嚴肅,洋洋灑灑寫了許多篇幅,說明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對方透露,這個議題早在1970至1980年就曾引發熱門討論,但是到1990年代已經形成定論,而且附上警告「以後不能再修改」,結論就是不可以拿無腦兒當器官來源做移植,即使這樣的異常兒根本無法存活,因為其腦S判定和大人不一樣,或根本就無從判定起。
2023年在《美國移植雜誌》文章中指出,中國第一個嬰兒捐腎案例中,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二天,嬰兒的父母就同意捐獻腎臟,嬰兒在撤除維持治療20分鐘之後死亡。在第二個案例中,嬰兒的父母也同意在他出生後第三天捐獻腎臟。嬰兒在停止生命維持措施30分鐘之後被宣布死亡。
施景中就點出近期引發熱議的「早產兒當器官來源」議題,表示自己看了對岸影片有些不知真假、內容令人反胃,但是那29週胎兒的器官移植是刊登在世界知名文獻,是千真萬確做不了假,施景中直言「我相信你們知道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