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夢≠壓力、焦慮!新研究揭「3常見夢」是警訊:中風、心梗、猝死
  • A-
  • A
  • A+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醫師黃軒表示,頻繁的惡夢,可能是身體健康的警訊。(圖/翻攝自pixabay)

▲醫師黃軒表示,頻繁的惡夢,可能是身體健康的警訊。(圖/翻攝自pixabay)

一般認為惡夢是白天的精神壓力、情緒的表現,但醫師黃軒表示,頻繁的惡夢不只是睡不好,更是身體以及大腦健康的警訊。以身體而言,除了普遍的健康風險,特定的惡夢也可能是身體疾病的線索,例如夢到自己溺水,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可猝死。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其臉書表示,以往我們可能認為惡夢只是壓力或焦慮的表現,但科學研究揭示了更深層的關聯。他特別列舉3種特定惡夢是身體在發出求救訊號。

1. 溺水/窒息

警惕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因上氣道堵塞導致。

睡眠呼吸中止症會造成導致血氧濃度下降,長期會引發心血管疾病、中風,甚至增加猝死風險。 

2. 被追趕卻跑不動

需注意心血管問題,可能與心臟供血不足有關。

3. 身體部位被攻擊

若夢到某特定器官被拍打或刺痛,醒來仍有感,可能是該部位存在潛在病變。

他表示,面對頻繁惡夢,除了改善生活習慣,如避免恐怖內容、處理焦慮情緒,也別再輕忽自己的夢境。它們可能是身體在發出重要的求救訊號。所以,應該關注夢的內容,及早尋求專業協助,也許能為健康帶來意想不到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