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檢測「Ct值、IgG、IgM」是啥?一次搞清楚
  • A-
  • A
  • A+

記者陳弋/台北報導

看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直播的觀眾,對於新冠病毒檢測某些專有名詞一定不陌生,專家公布個案的核酸檢測(PCR)結果時經常提及「Ct值」,宣布血清抗體檢測結果時則會講到「IgM」、「IgG」。如果您始終有聽沒有懂,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吳綺容清楚解釋了這些專有名詞的涵義。

▲為了讓民眾儘早知道篩檢結果,也讓確診者更早隔離,衛福部臺北醫院檢驗科24小時、3班醫檢師人力「高速運轉」,最高紀錄1天內完成近1千件PCR核酸檢測,並在24小時內將陽性個案上傳疾管署。(示意圖/翻攝自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臉書

吳綺容表示,病毒核酸檢測(PCR)是診斷新冠肺炎的標準方法,精確度和敏感度都很高,其原理是用可以辨識病毒特定基因的專一性引子抓住檢體中的病毒核酸,再經過多次的DNA複製循環,將PCR引子捕捉到的目標基因不斷放大,病毒內部的核殼蛋白以及RNA聚合酶基因都是PCR檢測常見的目標基因。

每經過一個DNA複製循環,DNA的量會增為2倍,當DNA的量達到儀器可偵測的檢驗閥值時,此時的PCR循環次數稱為循環閥值(cycle threshold),簡稱Ct值

簡單來說,每放大DNA兩倍,就是一個Ct值,Ct值20代表檢體中的病毒基因必須經過20次的DNA放大循環才能夠被偵測到。因此,Ct值和原始檢體中所含的病毒量成反比,Ct值愈小,表示只要幾個循環就能偵測到病毒核酸,患者體內的病毒量是高的,傳染性也較高;Ct值愈大,表示需要更多的循環才能夠偵測到病毒核酸,代表病毒量和傳染性都較低。

吳綺容說明,通常感染新冠肺炎早期,病毒量較低,隨著病毒積極複製,病毒量逐漸上升,此時Ct值會落在10到20出頭,傳染力較強;幾天後抗體出現,病毒量逐漸下降,病況逐漸恢復。

PCR除了可以偵測活病毒,也抓得到病毒死後殘留的核酸片段,疾管署的資料顯示,可培養出活病毒的檢體,大多來自個案發病後10天內所取得的檢體。Ct值27以下的檢體,比較容易培養出病毒,Ct值34以上的檢體就幾乎培養不出病毒,也就沒有傳染力了,所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2次PCR檢測Ct值大於34」作為確診病患解除隔離的條件。

▲血清抗體檢測不適合當作剛發病時的診斷工具,但可協助衛生單位追溯感染源和推估感染時間。(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接下來是大家經常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聽到的另一種篩檢方式:血清抗體檢測。吳綺容解釋,這部分主要偵測的是血清中是否存在可以和試劑中合成的新冠病毒核殼蛋白或棘蛋白專一性結合的IgG和IgM抗體。不過血清抗體通常在感染後1到2週才會出現,不適合當作剛發病時的診斷工具。

吳綺容指出,IgM是人體接觸病毒抗原時最早出現的抗體,IgG通常會晚個幾天出現,兩者都可以維持一段時間,IgM會消失得比較快,IgG維持的時間比較久。如果血清抗體檢測結果顯示IgM陽性、IgG陰性,代表患者處於感染初期或正在發病;IgM陰性、IgG陽性的話,代表已是感染後期或感染了一段時間;若是IgG陽性、IgM陽性,則代表患者處於感染中期。所以我們可以依據血清抗體的檢驗結果,判斷個案是否曾經感染或推估多久前感染,血清抗體檢測可說是衛生單位進行疫調和追溯感染源的有力工具。

看更多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最新報導: https://bit.ly/37gsay1

★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防範新冠肺炎,應使用肥皂勤洗手,搭乘大眾運輸或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務必戴上口罩!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 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