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恐有漏網之魚?邱泰源曝「規則」:不會100%逐批查驗
  • A-
  • A
  • A+

記者簡浩正/綜合報導

衛福部長邱泰源(左)強調,邊境萊豬抽驗比率不會提高。(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衛福部長邱泰源(左)強調,邊境萊豬抽驗比率不會提高。(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食藥署「豬肉儀表板」一週內已公布3批澳洲進口「冷凍豬腳」檢出瘦肉精萊克多巴胺,引發社會關注。外界關心為何不能公佈萊豬流向?衛福部邱泰源今表示,一切都是按照規定,未來也不會改為百分百逐批查驗。

台灣於民國110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但針對豬隻各部位訂定萊克多巴胺容許殘留量,分別為肌肉及脂(含皮)0.01ppm、肝臟0.04ppm、腎臟0.04ppm、其他可供食用部位(例如胃、腸、心、肺、舌、肚、腦、血等)為0.01ppm。

根據食藥署「豬肉儀表板」公布資訊,截至目前已有3批澳洲進口豬肉檢出萊劑。

邱泰源今日上午赴立法院進行「澳洲進口豬腳驗出含萊克多巴胺,如何加強肉品食安查驗,讓民眾放心」專案報告。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表示,都是按照規定進行,先守邊境、該抽驗就按照規定來抽驗,只要檢出萊劑在劑量內,根據科學分析跟國內標準,合乎規定就放行進來,一切尊重商業處理。

至於外界質疑衛福部為何不肯公布上述3批澳洲冷凍腳豬流向?是否有來自美方的壓力?邱泰源否認,食藥署長姜至剛則表示外界「太多想像空間」,目前進口肉品,所有的都是有標示產地,且一體適用,只要是豬肉進來都要標產地。

延伸閱讀